前段时间,也就是三周前,我进入了一种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的状态,按照我以往的经验,这种状态会持续一个月。因为在三月一整个月,我肆意妄为地让自己亢奋了一个月,这是非常消耗精力,并且对自己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不健康,不安全,同时造成的社会影响也非常不好。
在生理期的开端,我睡了一天,一觉醒来,自责,后悔,沮丧的情绪包围了我,一种轻抑郁的心境弥漫而来。每天早上醒来都是无望乃至绝望,没有体力,没有打扮的想法。独处时,从前的负面事件穿上更加黑暗的外衣向我袭来,我开始哭泣。我积极地向朋友家人诉说,寻求倾听师,心理咨询师,心身科的医生。得知自己的状态是正常的,人人都会有的,并且是可以调整,调节,乃至好转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表哥在家庭群中发布了他们公司的干部心理课程,是一个中山大学教授,基于疫情环境下人们普遍压力大,心理问题突出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我第一次接触到能够理解的积极心理学,并且字字钻心,很多情况都非常符合我的状况,我学会了老师说的应该把幸福当成一种心态,任何事都看到它的好的一面,在生活中养成积极心态的习惯。
另一方面,我知道在生活中处事应该不要着急,不要冲动,遇到任何事都不要任凭主观喜好而行动,而是应当等一等。我学到了6s原则,因为大脑的思考传递需要6秒,比如在做决定的时候,先等一下,深呼吸,思考6秒钟,也许不会有这次行动,而更多的时候会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我很感激我报名的心理咨询师课程,不管最后能不能拿到证,但是我至少学习质量非常高的心理学课程。在刚刚学完的基础心理学中,我学到了感觉,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等心理活动,知道了我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无论多复杂的思维,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大脑的活动而已。这也就证实了我们每天发生的事只有百分之十是事情本身决定,而百分之九十都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
比如昨晚和今天中午都睡得不太踏实,昨晚是因为被压到了,中午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太嘈杂,也因为下午有事,总不敢睡实。但是又怎么样呢?至少我睡着了,总比没睡着好,就像老师说的,我们的口头禅要是:“至少不是最遭的!” 就像那句老话,天塌下来都有个子高的人顶住。
这就是我这次成功从轻度抑郁的状态下成功治愈的过程,我不敢保证说我会永远不再有抑郁情绪,但是至少我应该在抑郁或者躁狂期间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学会乐观,学会不冲动,学会看见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也学会疏导。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我也愿意像木心先生一样,选择继续活下去,选择这条困难重重但非常有滋味有意义的路,坚韧不拔,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