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新疆人在深圳——当童年的好奇遇到美好的课堂,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能让一个非数学专业成年人也能对一节数学课产生了兴趣,仿佛也回到了小学六年级,那么对于一个探究欲还很强的学生来说,那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如果对一节课的评价,可以忽略时长,大家不觉得有什么拖沓,甚至还可以更长,那应该是最高的褒奖。

深圳市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光明区教科院长,黄爱华老师带来的《找质数》,让我这个”数学盲”也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数学的奥秘还有许多未知,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黄老师是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学习情境。整节课设计的的数字游戏情境都与数字有关。

一用数字:上课伊始,黄老师就给每位学生座位上摆放了一个数字牌,黄老师说这就是他们的学号,黄老师随机点到多少号,相应学号的学生就来站起来大声自信地介绍自己。

二用数字:在找质数的活动中,学生拿起自己桌上的学号数字,判断出是质数,还是合数?分别翻出红色或蓝色的一面朝上,并跟同桌和前后排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判断结果,再走下座位去判断其它同学对自己手中的学号判断是否正确。这种课堂上的同伴之间相互交流,更体现了学上学习的自主性。桌上放着学号数字”1”的同学在大家的热烈交流中,想出了把数字牌侧身立起来的做法,黄老师请他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强化了对最小质数”2”的再认识。

三用数字:黄老师让学生判断清楚自己的学号是否是质数时,让拿质数学号的同学出列站在教室的从侧面,判断是否站得正确。黄老师在这些质数之间一个个站一下,让学生发现这些质数的排列特点。

一、以问题为学习任务驱动。通过让学生大声读题目:质数。黄老师说:”数论,进入最高境界,最令人痴迷。””有意把”找”写大了,为什么?”教师用过一系列发问,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是质数?怎么找质数?这也同时是重点。教师接着提出与生活相链接的一个问题:银行的密码安全吗?”你在想什么?银行的密码和质数有关吗?”这种源于生活,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很有价值。

二、课堂上让学生的手、心、身体动起来。数学课,黄老师设计四个学习活动,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站一站,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多种调动身心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探索未知,这正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习真正发生。最后,通过”体会分解质数的难度”的活动,再询问deepseek,得出银行密码的安全性。这都充分体了人工智能服务教学的特色。

三、运用人工智能一起探讨未知。黄老师通过展示自己对豆包发问,通过豆包的解答结果,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服务数学课堂的做法,学生相不相信人工智能的解答呢?可以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让学生以数学家的思维去思考学学数学问题。通过让豆包找50位以上的质数和比这五十位质数还要大的质数,总结出”质数是无穷尽的。

五、学生的参与率和体验度高。通过找质数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让学习真正发生。黄老师让学生上黑板写发现,这比听重要,让学生的思维活了起来。

六、以终为始的”任务贯穿课堂全过程 精准制定目标意识强烈。从刚开始提出的任务,到最后的探索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始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世界永远需要敢于想象的小探险家。听完课后,我意犹未尽,我想:能上这样的课,还是是幸运的、幸福的、终身受益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