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在网上刷到大家分享的物理降温“土办法”,在没买到退热贴的情况下,拉拉裤、面膜、护垫等等平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虽然说,物理降温相对来说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小儿或者身体不好的人可以选择物理降温。但是,物理降温需要讲究方法,操作不当可能会影响退烧的效果,比如,使用冷藏过的面膜敷脸降温,有可能会造成面瘫等等。下面就物理降温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给大家做一些简单介绍。
1、温水、酒精擦拭:这两种方法是比较常用到的物理降温方法,也是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在家就可以做。擦拭的部位是两边腋下以及两侧腹股沟、腘窝等动脉行走的部位。需要注意,后背、前胸、阴囊、足底等部位不要擦拭,另外不可以用纯酒精,可以用30%左右的酒精擦拭,对酒精过敏的人慎用酒精擦拭。
2、冰敷:冰敷可以使用冰块、冰袋、冰毯等,可以放在额头处冰敷,还可以放在腘窝处冰敷,但是要注意同一个部位不要长时间冰敷,容易走出局部冻伤的情况,小儿和皮肤敏感的人冰敷的时间不宜过长。另外,足底、手指末梢等毛细血管多的地方避免长时间冰敷,会因为局部出血造成不良反应。
3、冷敷:冷敷和冰敷非常相似,只是冷敷使用的是冷毛巾,同样放在额头处,等冷毛巾温度升高后更换一条继续敷。这个方法相对安全一些,需要注意在擦拭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了皮。
温馨提示,物理降温法不能完全代替药物。任何降温方法最好有医生指导,特别对于新生儿、体弱者、基础疾病多者、免疫力低下人群,会增加一份安全和保障。发现体温升高后要尽快做降温处理,但是也不能急速降温,以免温度下降过快,造成痉挛。
除此之外,发烧的人会有口渴、精神不振等现象,可以多喝水来补充体液并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