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一书。这是一本书写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
在第三章里,作者会试图从一个更广的视角——关系的视角来探讨自我发展之道 。
关系中的自我: 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关系塑照着自我,影响着自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我们有很多关系,每一种关系里都有一个自我。 把这些自我的共性抽象出来,就变成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 。这种思考方式会增强控制感,可是会让自我变得固定,很难改变。 而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 ,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境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
关系中的角色: 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自我时,汲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角色 。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 ,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是很隐秘的 ,如果不留心,经常看不到 。
在一段关系里,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面临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扮演某个角色。这个角色决定我们会怎么想,怎么感受,说什么话,怎么行动。
"要求"和""期待"的矛盾
当别人跟我们说一件事,他对我们是有角色期待的。 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线索,让我们不自觉地顺应,做出符合别人期待的行为 。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首先,在回应对方之前,要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 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 ?
其次,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 。
通常这种位置角色的错位,是我们没有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替别人负责 。
最后,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 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的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期待的力量是很大的!
我们经常说,人有很多面,要发现未知的自己。
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
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把这个角色规定的言行举止当做自己的个性 ,久而久之 ,我们就忘记了自己还有的其他可能性,而我们的自我也很难有进一步的改变和发展 。反之,如果我们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己的更多面, 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理想的状态下,我们可以通过听和说理解角色期待 。如果你不会听,那就只能听到人们在讨论一些表面的事情 。如果会听,你就会知道,人们说的每句话都是在说关系 。这就是关系的语言 。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
我们经常说要对事不对人。可是关系的语言正好相反,是对人不对事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 ,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 谈论的内容是表,谈论双方的关系是里。
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从关系的语言来看角色的期待,我们就能了解,无论人们表面上在争论什么,哪怕是一个很大的主题,他们都希望能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那么,怎么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 ?有以下3点 。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关系的矛盾是很激烈的,里面有我们最深沉的爱和怕 。
所以人会本能的回避直接讨论关系,而要通过沟通各种表面上的内容来做隐晦的表达。 可是,关系是躲不开的,关系的沟通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只要两个人有接触,那他们之间就一定有关系。
第二,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 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如果我们感受到一段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气息,那么可以组织关系中的人一起展开讨论, 努力去就每个人的角色达成共识。
即使最后没有形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也是有益的 ,因为我们会知道矛盾出在哪里,而不必再为胡乱的猜疑痛苦。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角色是在系统中逐渐生成的
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 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 。
这种互补性很像东方哲学中的阴阳,他们看起来彼此对立,但又是矛盾统一的 。
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第一种,在家里或者团队里,一些人会变得特别能干,而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 。
有一种爱,叫"我要照顾的你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句玩笑话,可在关系中是真实存在的 。
第二种,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 来维系系统的平衡 。
第三种是角色错乱,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 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 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
互补关系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甚至就算想要改变,也总是无能为力 。
从系统的角度理解,改变不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 ,更是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重塑一个系统。 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这个系统最终会从混乱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的平衡, 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经写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