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旁听技术支持课题《技术支持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慧源省级课题开题
技术:3D/AR
背景:教学新常态下,如何利用技术去设计、实施及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技术支持提供环境基础,作为支架和工具。
核心概念界定:开展课题研究应当厘清项目式学习定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设计)
参考资源: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约瑟夫乔纳森相关研究;锦江项目课程模版;教育技术装备展评会、匹克研究所、《做一个身体时间胶囊》、《小小天气观测员》、《举办一场校园土壤岩石博览会》
2.旁听市级作业设计分享
作品:项目式作业作品很重要,作品的趣味性、可落地性很重要,比如照明系统。
情境:并不是一定要立刻去解决某个生活问题,真实的情境要站在娃娃的角度,儿童喜欢的任务,比如博物馆做胶囊做玩具旅行等有趣的问题驱动,激发娃娃本身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而不是枯燥的,比如看医生问题。
技术:Ai小工程师(数字人)
设计:对标课标,大任务带小任务串。
3.思考
项目式课程设计国外做的很多,应该站在全球化视野下去思考,可参考IB课程的课程体系,概念水平的教学不等同于普通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综合学习和主题学习,因此老师应当扩大视野。
项目式课程的设计角度考虑在新背景下的校本化实施,校整体理论教学的建构,摸索出一套有特色的校模式(类似于参与式课堂)
从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的角度来基于问题、行动反思、形成方案,提炼出一般做法。课堂中引入技术要注意为什么,哪些适合、哪些价值、作用点在哪里。
4.下一步
PBL的评价体系思考参考如何落实,如何通过一个项目让娃娃得到更高的思维提升,拔高其传统教学达到的点?通过项目突破一些更高阶的科学概念。
班级记录表的完成过程其实也是评价的重要部分,可考虑结合项目式课程的设计。
引入哪些技术,要收集合适的信息资源,带娃娃们尝试一下!
教育改革的重点落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