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 焦点网络初级5期 洛阳 坚持原创分享第999天(2020.2.9星期日)

《约练收获与反思》

    第一周第5次约练——《模拟案例》

    针对书本案例进行约练时,角色互换,在同一案例中体验不同角色后再去讨论学习,收获也不少。

一、通过案例复习学过的理论。

1.对于当事人的负面情绪不更多引发,但是仍然要尝试理解问题发生的状况。比如:

当事人:……现在我比较好一点了,但是,我还是觉得痛苦。

咨询师:痛苦?怎么说呢?

2.通过理解当事人的负性情绪,从中发现当事人看重之处。比如:

当事人:……我知道我妈妈希望我能即刻去上学,虽然……但是,我觉得压力很大……

咨询师:……让你有压力,也看到你很在意妈妈的想法。

二、关于评量问句

  分数的再次划分,让当事人看到已有的资源和自己可控之处。比如,

当事人:5分

咨询师:5分啊!在这5分里,妈妈帮你的忙有几分?你把你自己的忙有几分?

当事人:……3.5分,我自己1.5分。

咨询师:1.5分是什么呀?

三、如何型塑当事人的语言,提供肯定和支持。比如,

当事人:就是不放弃自己……。不过,有时还是做不到。(有时做不到也可以表达为“有时能做到”。意思一样,但这句更正向。)

咨询师:在你能做到的时候,你会努力提醒自己。

第6次约练——倾听当事人诉说

  这次我做咨询师,做的相对不错的有:

1.稳稳地倾听当事人诉说,捕捉到了当事人在意的点,在这个点上多加停留,赞美肯定,有疑问“点”时,先在心里留个印,继续倾听,不打断诉说。后续诉说中留意这个点是否再次出现,再次出现了,就让当事人多聊一点,从而寻找正向资源。

2.从当事人的语气语调中捕捉当事人情绪。

3.两次运用评量问句。对目前分数与期待分数的评量。目前分数较高时,问“6分!是什么让你打了这个分数?”“如果分开看,6分中有几分属于你期待的方向?”这样,引导当事人看到对方的努力与改变。如何缩小(对,当时要用这四个字就好了,当时问的是“你做点什么……”似乎有点把责任让当事人担了的嫌疑,哈哈)目前分与期待分之间的差距。

有待改进的是:

1.还可以详细探问“6分的他跟8分的他会有什么不一样?”

2.当当事人能说出不一样时,可以用循环问句和关系问句:“当他有了这些不一样,孩子们对他会有什么评价?您对他又会有什么不一样?”“这种互动变化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你意味着什么?”

3.咨询结束没记得让当事人小结,小结放在讨论中完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