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我们应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中华民族大团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重视。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到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再到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及新疆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国家统一之基。

从历史视角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血脉之中,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实思想基础。

就现实意义而言当今时代,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愈发频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能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贡献力量。

从未来发展考量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凝聚智慧与力量,共同应对各类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之本。

从文化层面来讲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在尊重并欣赏彼此文化差异的同时,树立共同的文化根基与价值追求,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为民族团结筑牢深厚的文化基础。

从经济角度来看各民族在国家的发展中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促进各民族在经济发展中携手共进,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增强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与团结协作。

从社会关系方面而言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邻里相望、互帮互助。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能使各民族人民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情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力量之魂。

从民族精神的传承角度出发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高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火炬,可将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从共同奋斗的动力源泉来讲各民族拥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便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价值观的引领层面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团结、和谐、包容等价值理念,能够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
  • 国庆佳节,举国同庆,这是一个充满喜悦与自豪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禁要回望历史的长河,感受那些波澜壮阔的...
    薄春晓阅读 631评论 0 0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调研,时隔四年再次来到宁夏看望各族干部群众,为宁夏擘画现代化建设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May知秋阅读 682评论 0 0
  • 增强文化认同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1991年前苏联剧变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政党要执政兴国,开拓前进,就必须牢...
    耕耘生活13阅读 503评论 0 0
  •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钱婧,我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心理学的学者。 今天我们来讲一本在心理学领域有着极...
    李世奇_樊登读书阅读 7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