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原》的第三章主要写了黑羔子、猛子、老栋、孟八爷等。这一章里,黑羔子这个人物的特色刻画得比较鲜明。
作为世世代代在沙漠里以放羊为生的牧人来说,黑羔子继承祖业,放养了三百多头羊。但黑羔子并不感激这些维持他生命的羊,反而对羊恨得咬牙切齿。为什么?因为羊吃草,让沙漠更沙化,草吃没了,水源也断了。那些羊,因为缺水的缘故,变得极度地凶残,连人的尿液也争着哄抢,完全没有了羊的温驯,反而像狼一样有着吃人的兽性。
黑羔子算看透了羊的本质,他认为羊才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但他却又欲罢不能,他很想从这份祖宗留下的产业锁链中跳出去,却又不知路在哪里?猪肚井外的世界有多大?能否容纳他?何去何从,成了他的心头病。一方面他骂羊,恨不能让狼把羊全部咬死,这样他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去寻觅另一种生活;一方面他也没有明确的一条路,没有人为他点亮心中的明灯。
黑羔子的挣扎,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的挣扎。黑羔子代表了这样一群人:不肯屈服于命运,在日复一日看似平淡的生活中,知晓了深层的无奈,想寻找一条光明大道,却还不知道光明在哪里的人。其实,这样的心灵是非常痛苦的,纠结的。没有人能理解他,就比如猛子,虽然对他的话似乎有些触动,却终究是懵懵懂懂。因此,可以说,黑羔子也是孤独的。
黑羔子的这种心态,是一种觉醒前的萌芽。但是,如果一味地消极抗拒、怨恨,他便无法进入到新的生命中。在这一章里,孟八爷、老栋可以说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孟八爷是一个认命的人,也是一个敢于向命运开战的人。自从他发愿不再猎杀动物,就成了保护动物的战士。他和警察一道抓盗猎者,不顾年老体衰,依然出生入死,守在泥泞的路上,挨饿受冻,一把老骨头强忍着这常人难以接受的苦。他不会消极地发牢骚,他以非常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以一己之力想带动更多的人,改变猪肚井的现状。
老栋是警察的一位代表人物。老栋表面看似不起眼,却是舍得下苦功夫的能出生入死的英雄。面对盗猎者,他们经常需要风里来雨里去地严防死守,全然不顾及身体的安危。他们是大写的人,没有他们,那些国家级保护动物不知有多少会惨死在利欲熏心的枪口下。用孟八爷的话说:“菩萨是谁?菩萨就是在泥水里爬的那些人。”他指的就是老栋,这是真正在挽救地球的人,而不是靠摇嘛呢轮就以为能让神鹿死而复生的人。
因此,那些平日里狩猎,没事了就摇嘛呢轮的人,他们真的能让菩萨保佑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同的人,因心的不同而活出了不同的色彩。人终究是内心的明白才能挽救自己,别人既无法代替你,也无法让你免除痛苦。只有从切身之痛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鲜活性,体会到做为人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而心中自有主张,不再徬徨,知晓黑夜过后即是黎明,那更是幸中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