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
楚少别玉人,门非植兰所。
赏析:袁淑,字阳源,南朝宋文学家,出身名门,博而多通,有才辩,擅诗文,其诗多遒丽堂皇、婉约精致、富贵气象,如《种兰》般平实小巧、直率铿锵者,委实鲜见。
诗是五言诗,篇幅短小,仅四句。开首,诗人便化用“芳兰生门,不得不锄”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典故,谆谆诫语,“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一个“忌”,一个“莫”,否定之意强烈,抒情也极厚重。
及后,诗人笔锋顺下,再次用典,以“楚少别玉人”,再发警语,告诉世人,“门非植兰所”,言辞虽浅白直率,但正因浅白,方显郑重、真挚,寥寥数语,便道出了植兰之大忌,也由忌生思,以反衬正,含蓄地对兰的高洁、脱俗做了赞颂。
门为何不可植兰?门乃门庭、门户,每日迎来送往、出出进进、熙熙攘攘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往还,“当门种兰”,兰便成了障碍,不利于出入,由是,即便兰再芬芳美好,也必须得拔除。种兰如是,处事为人亦如是,繁华门户,攘攘熙熙,不过名利场,名利场上求高洁、求傲岸、不肯流俗,碍了他人、挡了门户路途,自然也会为人嫉恨,被拔除。
诗人种兰之叹,本就是处事之叹,兰生错了地方,便遭毁灭,人呢?自不例外。所以,诗人说“门非植兰所”,那么,何处为“植兰所”呢?诗人没有说。全诗至此,也戛然收束,言已尽,意与情却未尽,大片大片的留白,自待后人填充、补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