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生盲者大都生性开朗”?

“我曾经在许多本书上看到,相对于中途失明者,天生盲者大都生性乐观开朗。” ——这是今晚读书看到的一句,心中疑虑,为什么天生盲者大都生性乐观开朗?于是Google …

这是以下搜到文章中的片段:

從小失明者無論其失明年齡是在嬰幼兒階段,抑或國中小的學齡階段,由於身體發育、人格建立、認知概念等均尚未發展完全,故面對失明之內在衝突與心理適應皆較成年後中途失明者來得容易;且於學習盲能力(如點字、定向行動等)亦較容易適應且成效較佳。但從小失明者對於顏色、空間、美醜、具體形象等認知較模糊,甚至沒概念;許多從小失明者缺乏國字概念,以致沒有字型簽名的能力,甚或容易於職場溝通上產生誤解的情況。

關於言行表徵方面,多數從小失明者於成長過程中,缺乏完整的觀察模仿等視覺經驗,因此常有一些共通的行為表徵,諸如臉部表情較不豐富、較愛皺眉、行走姿勢常會出現頭往後傾仰、伸手向前或左右搖晃等現象。與人交談時,也易因無法透過視覺判斷對方是否專心第伸手 試探,以觸覺來彌補視覺訊息的欠缺。

以上是从生理学及科学的角度阐述。

以下则更多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部分原因吧。

“科学家们认为,观看是有选择的,眼睛对样本作出什么反应取决于许多生理与心理因素。人类很早就已知道,直接的感知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世界。

视觉印象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行为,当描述眼睛看到的东西时,我们就像艺术家在搞创作。其实,眼睛只是一个传递经过整合过的信息的媒介而已。

所以你的眼睛看到的并不是一切,视觉上如此,生活中也是这样的。

眼睛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我们,盲者倒是幸运,因为他必须用心去打量这个世界,所以“看”得更为真切。因此,看待事物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仅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多半是不全面的;而用心则能体悟实际的灵魂。”

总之,很有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然衝擊療法由丁愚仁老師發明,又稱「禪拍」,「拍打」,"自然拍打"。 丁師及其團隊總結經驗,不同的各種病症(含絕症...
    YouAreMyMusic阅读 2,345评论 0 4
  • 【杯子技巧】 和對方的交情還屬於曖昧不清的階段,正確掌握和對方的距離感,是很困難的事。 最可怕的是,你覺得兩人的感...
    77733261dbff阅读 710评论 0 0
  • 春节临近,想家之情也悠然而生。 每每想家,都会打开电脑,点开谷歌卫星地图,一点一点放大,找寻自己生长...
    丁海鹏阅读 629评论 4 7
  • 爸说:咱俩明天早点儿去,省着堵车。水果,糕点和纸钱我都买好了,你要想买就买束花吧。 妈一直喜欢花。 赶忙应承下,并...
    高小花0218阅读 297评论 2 2
  • 本篇为翻译文章,原文https://blog.heuritech.com/2016/01/20/attention...
    ziyu123阅读 2,7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