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有4月19日到21日的学习,有26日到28日的工作坊。期间在23日我在声波做了平生以来第一次的线下的盲人心理沙龙,实现了我五年前的一个梦想。在这半个月的北京之行中,和研修班的同学更加亲密的接触,也
让我的收获颇丰,感动多多。回到家之后,这些澎湃的声音总在内心起伏。今早醒来就再也无法安静的继续入睡了,就想,我一定要记录一下,哪怕这是一笔流水账。
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我带领了线下的盲人心理沙龙。
这是我五年前的梦想。那是2014年,刚刚跟着熙娟老师学完四阶。觉得叙事这么好,老师这么好,我在这里被滋养,被重视,被认可。如果跟我一样的那些盲人也能这样的被对待,那该有多好。老师这样的博爱,我跟她学,不仅要学她的技术,也要学她这个人,把她的善良传播开来。就这样,我有了这样一个梦想,我要跟我一样的盲人也要感受到这种好。回来之后,我开始在网络上做节目,把我锁学习的叙事用在沙龙中。但苦于自己的能力,只能让参加活动的盲人感受到我的声音和当时自己不成熟的对话。五年之后,也是自己的努力,和不怕折腾的心,创造了这个线下的沙龙。虽然这次沙龙只有十来个人参加,心里充满了感激。因为这次沙龙的成功,有很多人的付出。声波领导的支持,热线同事的帮忙,无论是宣传文案,招募报名,还是场地的布置,茶歇的准备,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深刻的觉得做什么都不是容易的,一个人办不了太多的事情,合作能创造更多的资源。
第一次当助教。
以前听人说到助教就很羡慕。想当老师是我小时候的理想。不能成为老师的我,如果能当一次助教也是开心的。在上个周末的工作坊中,我也成为了自己曾经的羡慕。当那朵紫色小花别再胸前的一刻,觉得自己因为这朵花而骄傲。学员们都是胸牌,我却是不一样的存在。老师不止一次的说,助教都是有底蕴的,仿佛我的身板儿都硬了不少,内心的踏实充满了我整个人。我是被老师认可的,是被在厂的所有人认可的。在这三天的工作坊中,我一直在想,我要怎么做比较像助教,我要怎么与我的小组同伴在一起。我要怎么说,怎么回应,能让大家参与和对话。这个厂我是在哪个位置。当看到有的同学跟他们的小组伙伴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时,我又有点落寞,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是能与大家融入一起的人。可每次的小组对话,看到成员们都积极踊跃的分享时,又觉得好像自己的组员也能自然的流动,似乎也不需要我做什么。当听到认为很好的分享时,就稍微的问一句,对话又开始流动起来。就这样,我在第三天,跟同学分享时又有新的发现,什么样的人带出的小组也是跟这个人有关的。想到了《关系的存有》中提到的,关系建构了人。可能我这个人的互动就创造了我们这个小组,没有那么high,但足够认真。哈哈!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在第三天下午,我们小组的分享中,大家都觉得挺好。每个人都有收获。当时出奇的开心。觉得有这样一个小组很好。结束时有个伙伴对我说,这几天虽然我话不多,但每个人的分享我都很认真的倾听,我就在那儿稳稳地陪着她们。这样的见证,让我倍感安慰,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助教的样子嘛!
第一次游学。
这次在北京几天还去了天津宝坻游学,也是感动多多。一大早收到了乃兵的微信,问我们出发了没。他为了陪我们还特意的调了课,远远的就看到他在校门口等着我们的到来。中午,在一家川菜馆受到了乃兵和兆杰的热情款待。下午来到了兆杰家,我们在这里尽情的喝茶聊天。和兆杰的家人一起包饺子,在外也能享受到家人的温馨。最让人感动的是看到了84岁的兆杰妈妈。这是一位喜欢心理学的老人。跟我们分享她看的书,她的养生之道。我们还互加了微信。老人说她还要继续学习和成长。现在回想,老人带给我们的是智慧,是能量,是人生的方向。我说,我希望到了她那个年纪,也能跟他一样,看书,和生活。游学是看到更多元的同学,看到他们的家人,看到他们的生活。想到熙娟老师说,学习不止是在课堂上,更是在生活里。跟生活学习,让学习创造生活。
两个意外: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总有个看法就是觉得自己就是一根针,掉进茫茫人海就找不着了。因为自己普通,因为自己并不出色,所以,没有人能记得我,没有人会在意我。很少想到自己会对别人带来什么。有一次在跟咨询师讨论到这部分的时候,我说,很多时候我希望我是那个特殊的,但我又害怕自己的特殊成为人们的焦点。咨询师问我,有没有想过,我会为别人带来什么。比如说,我会为熙娟老师带来什么?我会为我的咨询师带来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觉得自己不佩。可是,就在这几天,我发现,我真的也不是我自己认为的这样。
第一个意外是我有缘和海波老师相遇。
以前听过“后现代三剑客”的节目,从那里面,我听到了海波老师的对话,让我觉得很有感觉。我喜欢鹤林老师的“合作对话”,只是还没有机会去上课。听到海波老师的分享,也给我很多启发。最近,我想寻找督导。那天正好跟伙伴聊起来了海波老师。我那同学说愿意给我介绍海波老师。但不知道他是否愿意。没想到就在第二天我成功的和海波老师加上了微信。他愿意帮我督导。并告诉我他记得我。就是2014年我们在武汉学习。当时我跟他是一个小组。就这一面之缘,过去了五年,在我心里大腕儿一样的海波老师却是这样的清河。竟然还记得犹如一根针的我。
第二个意外是,我听乃兵讲到在2015年天津的“希望热线”培训上,林昆辉提到了我。虽然当时他没说我名字。但他讲到有个小姑娘,走了多少的路去宣讲。我说那就是我。没想到,真没想到,“希望热线”多少的志愿者,多少的宣讲员,这是2013年的事情,在2015年讲起来,今天已经是2019年,这些数字让我这个人留在了他们的心中。成为了故事里的人。
我,刘星,,这么一个普通的人,成为了别人故事里的人儿被记住,被述说,这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福气。记得在三月份的课程中,熙娟老师也说过,她会像她台湾的学生提到我,他们都很感动。我从来不觉得我会被别人记住,从来不认为我值得别人看重。但事实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原来我的存在就是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影响。
那天红霞姐告诉我,参加沙龙的那些盲人都很羡慕我能学心理学,能成为心理咨询师。在盲人中,我的存在让他们羡慕,也给他们带来想去寻找自己梦想的力量。在健全人里,我记得邓莺说过,看到我,她就没有理由不学习。以前也有来访者对我说,看到我这样一个咨询师在面前,好像他的那些事儿都不是事儿了。这样说来,我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就会给看到我的人,跟我说话的人,在有我关系里的人就有影响。此时,脑子里又蹦出了格根的话,关系建构了我们。只要跟我有互动,我的存在,就会影响到对方,同样,对方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我。
好像,现在我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根针,自己也不再那么的微不足道,只要我们在关系里,一切都是有存在的价值,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想到我有如此的重要,我这个人也有些些的膨胀啦!
这次的流水账有很多,但此时我就想写这些。在写的同时,心里也在过滤,什么样的流水账是我记忆深刻的。我想,这几点是难忘的,也对我来说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