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朋友圈荷莲的读书会中,认识了知识大咖张萌萌姐,之后受萌姐的影响,开始该变自己。
萌姐已在强调打造个人品牌,提高个人的影响力。
那时张萌萌姐的线下课财富高效能,特别的吸引人。
我差一点点都去了,但是最后没有去成,因为职业的原因,不方便请假。
2020年成为张萌萌姐的萌芽,但是萌姐的势能太高了,对于我这种互联网零基础的人来说,还是跟不上。
那时萌姐就要求大家使用微博,为此我还开通了微博,对于从来没有使用过微博的我来说,两眼一抹黑。
那时对各平台也不太了解,微博运营了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
后来报了许多网课,可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那段时间除了微博,还知道简书,所以在简书上自嗨式的更文。
当时萌姐也告诉我们,要多平台矩阵式发展,但是感觉自己精力有限,还是没有办法坚持日更。
微博广告感觉太多了,简书相对比较喜欢。
于是一直留在简书,在简书上遇到许多草根作家,给我带来了信心。
如今越来越觉得简书不错,尽管收入微薄,但是看大家都这么努力,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信心。
直到遇到齐帆齐老师,蒋坤元老师,一下子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不断超越自己。
以后无论咋样,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齐帆齐老师的写作群马上开始了,我准备加入,系统地学习一下。
齐帆齐老师的书《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已经完全地征服了我。
萌姐的方向很对,但是萌姐的势能太高了,我跟不上呀!
而齐帆齐老师则刚好相反,她非常地有温度,非常地接地气,我要和她好好学习。
这本写作变现指南,真的是价值百万,读了这本书以后,加上之前在萌姐那里学的,突然觉得任督二脉一下子打通。
现在终于理解萌姐的意思,矩阵式多平台发展的意思。
明天开始我要重新运行微博,并把微信公众号开通,以简书为基础,在其他平台兼顾。
重新思考自己的个人品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名字
名字要和别人的有差别,有特色,顺耳,好听,好记。最好还能叫人过目不忘,互联网上搜一下,最好不要有重名,独一无二的。
(2)头像
最好用自己清晰的个人形象照,个人形象照要自然端庄,清晰真实,凸现个人气质,不要过分花哨,长期使用。
(3)标签
标签也就是核心技能,向外展示自我的最好方式。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在各个平台个人账号的简介处。
(4)撰写个人品牌故事
要求真诚详实,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共鸣的。
(5)选择创作方向
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坚持一直输出。
(6)重视微信和朋友圈
通过写作吸引流量到朋友圈,介绍独一无二的自己。
(7)个人品牌的力量
有了个人品牌,可以实现全球移动办公。
(8)出书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标配
出书是所有变现方式的其中一个环节,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标配,是向世界介绍自己的名片。
出书也是磨练心智最好的途径。
突然觉得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真是验证了那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