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当初,翼城人郑注,身材瘦小,眼睛总是低眉下视,而巧诈谄媚,善于揣摩人意,以医术云游四方,非常穷苦。曾经以医术结交徐州牙将,牙将喜欢他,推荐给节度使李愬。李愬吃了他的药,颇为有效,于是有宠,被任命为牙推(杂务官),逐渐干预军政,妄作威福,成为军府一害。监军王守澄把众人的看法反映给李愬,建议把他撵走,李愬说:“郑注虽然如此,但也是一个奇才,你试试和他谈话,如果确实一无可取,再撵走他不晚。”于是让郑注去谒见王守澄,王守澄开始时面有难色,不得已,和他见面。坐下来还没交谈多久,王守澄大喜,把他请到中堂,促膝笑语,相见恨晚。第二天,对李愬说:“郑生确实像您说的那样。”自此又有宠于王守澄,权势更加膨胀,李愬任命他为巡官,列于宾客之席。
郑注既得以掌权,担心推荐自己的牙将泄露了他的底细,秘密以别的罪名,在李愬面前诬陷牙将,李愬杀了他。
后来,王守澄入京任知枢密,带郑注一起西上,在京师修建住宅,送给他,并向皇帝举荐,皇上也厚待他。自从皇上生病,王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郑注日夜出入其家,与他谋议,每次都通宵达旦,打通关节,赠送贿赂,人们都看不出什么痕迹。于是开始有一些地位低贱,急于钻营的士人,走郑注的门路谋求升迁,数年之后,达官车马挤满他家大门。工部尚书郑权,家里很多姬妾,俸禄微薄,不能赡养,通过郑注向王守澄求一个节度使职务。四月二十五日,任命郑权为岭南节度使。
6、
五月十八日,任命尚书左丞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经过邓县,有两个小吏,一个犯了贪赃罪,一个玩弄法令条文,众人都以为柳公绰必定杀那个贪污犯。柳公绰判决说:“赃吏犯法,法在;奸吏乱法,法亡。”竟诛杀曲解法文的人。
7、
五月二十二日,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任命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8、
六月六日,任命吏部侍郎韩愈为京兆尹。六军不敢犯法,私底下相互说:“他可是那个连佛骨都想烧掉的家伙,谁敢犯他的法!”
9、
秋,七月十一日,岭南奏报,黄洞蛮入寇邕州,攻破左江镇。
七月十四日,邕州奏报,黄洞蛮攻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屿逃奔石南砦。
10、
南诏王劝利去世,国人请立其弟丰祐。丰祐勇敢,善于用人,开始向慕中国,不与父亲连名(南诏风俗,以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做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称为“连名”)。
11、
八月十一日,邕管奏报击破黄洞蛮。
12、
八月十四日,皇上从复道前往兴庆宫,到了通化门楼,投下绢二百匹施舍给山上的和尚。皇上的滥赏滥赐,皆如此类,不可胜记。
13、
八月二十一日,任命左仆射裴度为司空、山南西道节度使,不兼平章事。李逢吉厌恶裴度,右补阙张又新等攀附李逢吉,争相散步流言诽谤诋毁裴度,竟然将他排挤出去。
张又新,是张荐之子。
14、
九月五日,加授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同平章事。
15、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独翰林学士李绅每次在皇帝咨询意见的时候,常排挤压制他,王守澄拟好的公文送到内庭,李绅经常加以否决。李逢吉很头痛,而皇上对李绅十分宠信,不能疏远他。正巧御史中丞出缺,李逢吉举荐说李绅清廉正直,应该做整饬法纪的官。皇上认为中丞属于次对官(次于宰相之后,能直接面见皇帝问对),没有怀疑其中别有用心,加以批准。这时,李绅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为京兆尹上任是否应该到御史台向御史行参谒之礼发生争执,文书往来,辞语不逊。李逢吉上奏说二人不和,冬,十月五日,调任韩愈为兵部侍郎,李绅为江西观察使。
16、
十月八日,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元颖为同平章事,充任西川节度使。
17、
十月十日,安南奏报,黄洞蛮入寇。
18、
韩愈、李绅入朝谢恩,皇上命他们自行陈述冲突经过,才深刻醒寤是怎么回事。十月十一日,再次任命韩愈为吏部侍郎,李绅为户部侍郎。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
1、
春,正月一日,皇上开始在含元殿朝会。
2、
当初,柳泌等既伏诛,方士一时绝迹,后来,因为左右宦官举荐,又开始出现在宫中,皇上吃了他们的金石之药。有处士张皋者上疏,认为:“心态平淡则血气平和,嗜欲太盛则疾病发作。药是用来治病的,没病就不该吃药。当年孙思邈有言:‘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气不平,即使有病用药,也必须非常谨慎。’庶人尚且如此,何况天子!先帝相信方士妄言,吃药成疾,这是陛下非常清楚的,怎么能再重蹈其覆辙呢!如今朝野之人纷纭窃议,但是畏惧忤逆陛下旨意,不敢进言。臣生长在蓬艾之间,与麋鹿交游,无所邀求,只是粗知忠义,所以直言,只求陛下万一能听取罢了!”皇上非常赞赏他的话,派人去找他,没有找到。
3、
正月十七日,岭南奏报,黄洞蛮入寇钦州,杀死将吏。
4、
正月二十日,皇上旧病复发。正月二十二日,病危,命太子监国。宦官想要请郭太后临朝称制。太后说:“当年武后称制,几乎倾覆社稷。我家世守忠义,不是武氏可比的。太子虽然年少,只要有贤宰相辅佐,你们不要干预朝政,何愁国家不安!自古岂有女子为天下主,而能带来尧舜之治的!”取来制书,亲手撕裂。太后的哥哥、太常卿郭钊听闻有这项提议,秘密上笺说:“太后如果听允他们的请求,臣请先率诸子上缴官爵,回归田里。”太后哭泣说:“祖先的恩德,回报在我哥哥身上。”
当夜,皇上崩逝于寝殿。
正月二十三日,以李逢吉为摄冢宰。
正月二十六日,敬宗李湛(本年十六岁)即位于太极殿东厢。
当初,穆宗之立,神策军士每人赐钱五十千,宰相们商议,认为太多,难以负担,于是下诏说:“宿卫军士,确实应该厚赏,但是,连年以来,干旱歉收,御府空虚,边兵尚未发放军服,奖赏抚恤都应该公平。神策军士每人赐绢十匹、钱十千,畿内诸镇又减五千。仍拿出内库薄绸二百万匹交付度支,用于缝制边军春衣。”时人称赞这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