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给我命题作文,要我写一下究竟是怎样备战半马的。
我真是健忘啊,虽然也写过好几篇有关的文章,但过程现在就快不记得了。
不过还真没有写过一篇特别清晰地说明跑量等准备过程的,原因可能是不想冒充专家吧。
但原原本本地写出自己的训练经过,谁都知道会有个体差异,总还是不至于怪罪我。
正好可以总结一下。
10月16日报名,11月13日才正式拿到入场券。
10月18日开始训练。
在KEEP上找了一个“马拉松备战计划”,一开始按照这个计划练习,相当轻松,它给的计划是这样的:
10月18日,跑走结合2.5公里,运动时长21分钟
10月19、20日,休息
10月21日,跑走结合2.6公里,运动时长21分钟
10月22日,休息
10月23日,跑走结合2.6公里,运动时长21分钟
10月24、25日,休息
这种太极拳的节奏,真是老年友好啊
所以第一周是完全无痛训练,一般老年人都可以轻松完成。
将信将疑地搞了第一周,发现第二周还是这个节奏,我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觉得没有跑量,心里没底,后来我就自己安排了:
10月18日,3.22公里,配速10分01秒
10月21日,2.74公里,配速9分51秒
10月22日,2.8公里,配速9分20秒
10月25日,2.91公里,配速9分39秒
10月29日,3.26公里,配速10分26秒
10月30日,2.05公里,配速9分11秒
10月31日,1.45公里,配速7分29秒(这时开始练速度了)
11月1日,2.04公里,配速7分42秒
11月3日,3.34公里,配速8分02秒
11月4日,7.03公里,配速8分29秒(这是安排了第一次长距离跑)
11月6日,4.03公里,配速7分38秒
11月7日,3.02公里,配速7分39秒
11月8日,3.02公里,配速7分44秒
11月12日,14.01公里,配速8分12秒(这是安排了第二次长距离跑)
11月16日,7.03公里,配速7分51秒(此后每次基础跑量设定为7公里,但不是每天跑)
11月17日,7.04公里,配速7分53秒
11月18日,7.02公里,配速8分05秒
11月19日,21.02公里,配速8分31秒(这是第三次长距离跑)
11月21日,7.03公里,配速8分06秒
11月22日,7.02公里,配速7分43秒
11月23日,7.02公里,配速7分35秒
11月26日,比赛
总共备战21天,备战里程为111.08公里,赛前3个周末安排适应性长距离跑,分别为7公里、14公里、21公里。
除了累积跑量,训练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配速,目标是在3小时内完赛,这样才能拿到奖牌,且能获得有效成绩。
关于跑步伤膝盖的问题,我也顺便回复一下:
1、膝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脆弱,且它的受力需要腿部肌肉和其他关节的支撑,而跑步刚好能训练这些支撑力量。
2、注意跑姿,这点很重要。
3、不管是多小的运动量,跑前热身都不能忽视。
4、各人脚掌和跑步习惯不同,穿合适的鞋也很重要,我其实是平足,以前被认为是不能长跑或长走的,但现在都穿缓震功能很强的鞋了,平足也就不成问题。
5、平时训练最好在塑胶跑道上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受伤。
6、跑道上有弯道,有的教练建议顺时针跑一半逆时针再跑一半,改变受力点,也能缓解疲劳。
最后再说明一下,我之前跑过全马,平时也有一定训练基础,我说的21天备战马拉松,仅针对我个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