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菊青帐送婆母

今天上午,是婆母火化的吉日。

前天上午,婆母以九十七岁高龄,在家中坐化。

婆母一向是晚睡晚起的。早上十一点左右才吃早饭。

可能是她自己觉得不舒服,饭还没有吃完,就放下了筷子,靠在沙发上休息,不知不觉的就走了。

当时家里的保姆在厨房收拾,值班的小叔子去饭厅拿个吃食,就是一晃神的功夫,小叔子再去照顾婆母,呼唤不应,婆母就仙游太虚幻境去了。

慈悲心

公公和婆母都高寿。

公公是九十三岁因病离世,去世的时候被病痛折磨的其状凄惨,让人忍不住唏嘘。

可是婆母却走的安详宁静,一点都没有遭罪。

今日火化之后,婆母的骨灰盒将由她的孩子们护送着回到干休所的家里。暂时安放在家中灵堂。

待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通知后,再和已经在公墓安放的公公的骨灰盒一起合龛上墙安放。

至此,两位老人的身后事就算圆满了。

在接到婆母仙逝的消息当天,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夜撰写了悼念小文您的馨香是我的哀思。抒发胸臆,感念先人。

疫情期间,丧事从简,婆母的胞弟及侄儿等一干亲戚都没有到京举丧。今日事毕,再要祭奠婆母,就要赴八宝山了。

婆母李璞

先生上午从殡仪馆发来照片,婆母安详仰卧在莲花环绕的奠床之内,金黄色寿被之下,脸色并无多少化妆痕迹,神态自若,宛若熟睡,毫无颓灰之态,让人感叹:岁月从不败美人!

和当年因病去世的公公的神态相比,真的是有云泥之别!

当年公公的面容憔悴不堪,浓妆之下,难掩病痛缠身之下的疲累,让人看后心里疼痛难忍,如万剑穿心,手脚麻木,只能情不自禁的痛哭失声。

今日在港,不能亲身送别多年来一直温柔宽厚待我如家人一般的婆母,说实话,心里是有遗憾的。

可是看见照片里婆母慈祥和蔼,安宁祥和的接受晚辈祭拜送行的场景,又觉得能体会到古人说的“行孝要论心不论行”的本意。

远在千里之外的晚辈,折素菊几支,奉清香一柱,遥望北京,三拜叩头,遥送婆母!

素菊一束

婆母您安息!

您生前想的事儿我都记着呢!您和公公的传奇革命经历,我会尽自己所能撰写成章,再亲身祭拜您二老的时候,送您和公公评阅。

您希望家庭和睦,兄友弟恭,一团和气,我也会和先生一起尽力而为。

          送别

忽闻九七婆母回,

泪眼婆娑,

无言独泣。

青山依旧白云边,

却见天色都暗。


八十年革命之路,

今日仍然昭昭。

党旗勋章,

坚定信念,

一身正气立人间。


温婉贤淑气质华,

不被浮云遮,

不畏小人馋,

豁达心宽,

笑看红尘百态。


今日送别人瑞去,

慈爱音容宛在,

愿有来生再相聚,

再为婆媳,

侍奉仍如今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