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老家那个山沟沟里,腊八节不煮粥吃,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个欢乐的纪念日——是一年到头,妈妈奶奶们开始做零食和点心的纪念日。
腊月初八附近,勤劳的主妇们开始了忙年。80年代,物资匮乏,过年赶集买两斤硬糖,称几斤散装的饼干,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所以过年的零食,招待客人的点心,全靠奶奶和妈妈的巧手自己制作完成。
做麦芽糖需要凌晨就起床,妈妈切麦芽,奶奶生火。屋子里大半天都弥漫着氤氲之气,到了中午,麦芽糖甜丝丝香味就弥漫开来。
下午的时候,爷爷和爸爸就要顶上,开始使力气拔糖。把黑色的糖稀绕在树杈上,树杈紧紧固定在石磨的磨心中。天很冷,外面北风呼啦啦的吹,但是爷爷的额头全是汗。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眼看着麦芽糖从黑红色变成黄色,米黄色,越来越浅,越来越细。小孩子等不到麦芽糖放在炒熟的糯米粉中,困的都去睡觉了。
睡醒了欢呼着去厨房,簸箕里的麦芽糖已经变成细细长长的条状,吃一口,又脆又甜又香。
做完麦芽糖,重要的原材料已经准备好,可以启动其他零食了。地里自己种的葵瓜子,南瓜子,蚕豆,花生,妈妈安排爸爸用筛子筛一筛,去掉瘪子和杂物。
自己炒芝麻,糯米,大米,红薯片。吃完午饭,就开始拿出大铲子,和爸爸轮流上阵,翻炒一锅又一锅的瓜子,豆子和花生。
炒熟的干货,大部分都被妈妈用麻袋装好,用袋子系的紧紧的,藏在我们小孩子不知道的地方,并且还过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只拿一小部分花生和瓜子出来,给我们解解馋,
隔天,爷爷奶奶剥好的瓜子仁花生仁,加上芝麻和炒米,还有熬的稀稀软软的麦芽糖,混在一起做糖块子,也叫米花糖。
这个点心很考验妈妈们的功力,火大了,会有焦糊味,火小了,麦芽糖和其他的干果粘不紧,切的时候容易散开。糖多了会齁甜齁甜,汤少了小孩子不喜欢。所以第一锅都会少做一点,试试火候,尝尝味道,以便马上调整麦芽糖的比例。
第一锅的试验品,通常妈妈会慷慨额赏给我们吃光光,其他的又被藏起来,等到初一的时候才能启封。
接着就是油炸食品上场了。炸撒子,麻花,红薯干,土豆片。真香啊。小孩子们都会眼巴巴守在大灶台前面,流着口水,看着妈妈的手势,等着吃。
菜籽油高温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把原本普通干瘪的原材料,变成金灿灿又酥脆的美食。
糖油混合物的吸引力大过一切,经常偷吃,被打屁股或者被骂,但是仍然抵抗不住好吃的吸引力。
然后做豆腐。和做麦芽糖一样,天不亮就起床,磨豆子,煮豆浆,过滤,点卤水,成型。
豆腐做完之后,全家人喜欢的东西却不一样。爷爷喜欢吃发霉的豆渣巴,爸爸喜欢酸豆腐渣火锅,妈妈喜欢吃熏豆腐干,奶奶喜欢普普通通的炖豆腐
而我们小朋友眼巴巴期待的,是喝一碗香甜的豆花。
吃完这碗豆花,年前好吃的零食制作之旅结束,妈妈奶奶们要开始做过年的大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