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决定在常州定居,并于六月十五日到达常州。这段时日,家人的陪伴让他的身体逐渐转好了一点,此时,他终于可以在船上坐起来与大家打招呼了。
到了常州,苏轼每天还是“缠绵”病榻,依然是吃不下,睡不着。整整一个月时间里,他病情反复,最后还是倒在了床上起不来。这时,他心里有一种预感,大限将至了。
苏轼有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都文采斐然。苏迈,当时任职驾部员外郎。苏迨是承务郎。苏过,字叔党,在苏轼做杭州太守的时候,苏过十九岁,那年,他从两浙路发解参与诗词歌赋考试,但经礼部考试却没被录取。等到苏轼做兵部尚书,苏过担任右承务郎。在苏轼统兵定武,贬谪英州,又贬惠州,迁儋州,以后又不断徙移廉州、永州的这一长段时间中,只有苏过独自一人侍奉苏轼。不论白天夜晚、冬天夏天,苏轼生活中需要的一切,苏过都一人包办,从不感到为难。
(苏轼的三个儿子都被教得很好,尤其是苏过很孝顺。查了下资料。据说最像苏轼的是长子苏迈,但苏迈22岁就去世了。苏过是陪伴苏轼最多的,继承了父亲淡泊的性格。)
虽然是在病榻之上,但是苏轼只要有些力气便很愿意去指点儿子们的学问。苏过写了一篇文章叫《志隐》,苏轼看了以后说:“写得很好,哪怕此时还在海岛,身边全是夷人,我也可以安稳生活了。”
那些日子里,苏轼和家人住在常州的好友钱世雄给他租的房子里,钱世雄几乎是天天去看他。其实不仅仅是现在,原来在南方时,钱世雄就一直给他寄药。
苏东坡很珍惜与好友钱世雄的相处时光,只要一觉得身体稍微好一点,就马上写纸条要儿子把钱世雄请过来,两人聊聊天说说话。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终于有一天,钱世雄兴冲冲地拿着苏轼写的纸条过来陪他,却惊讶地发现苏轼坐不起来了。
钱世雄扶着苏轼的头,让他可以轻松一些说话,只是泪水已经漫上了眼眶。
用力地吸了几口气,苏轼才有力气接着说下去:“我在海外把《论语》《尚书》《易经》都做了注解,这三本书稿,我想托付给你。希望你能收好,这些年就不要示人了。过了三十年之后,应该会引起重视的。”
(苏轼人生最后时刻终于懂得了隐藏锋芒的道理,可能之前的他一直懂,但是做不到罢了。)
儿子走过去拿出三本书稿,默默地交给了钱世雄。书稿被包裹得很好,苏东坡看了一眼,放心地点了点头。
钱世雄郑重地接了过来,“放心,我会记住的。但是你真的不要急,这病养养就好了。”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竟然哽咽了。他知道老友苏轼付出最多心血的书稿就是刚完成的这三本,愿意把书稿托付给自己,是苏轼在这世上最宝贵的托付了。
苏东坡还想回答些什么,却没力气再说了,只得挥了挥手。众人一看,连忙轻轻将他被子扶好,钱世雄一声叹息,也不再说话了,默默陪着老友,看着他。到了七月十五日,苏东坡的病情恶化了,先是夜里发了高烧,家人照顾了一夜没能退烧,到了早上家人们去给他喂水,发现他一嘴血,牙根出血了。他自己说感觉自身软软的,一点劲也使不上。
七月十八日,苏东坡把儿子们叫到床前。“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做过坏事、错事,我相信自己是不会进地狱的。我走了之后,让子由给我来写墓志铭,把我和你们母亲葬到子由家的山麓上。”
交代完这些遗言之后,他却慢慢缓了过来,居然可以在床上坐起来,还能在儿子们的搀扶下走几步了。家人们又高兴又担心,怕这是回光返照,又希望病情可以好转。
七月二十五日,苏轼病得越来越重,杭州的老友,维琳方丈赶了过来,整日陪着他。在方丈的陪伴下,他每天说些话,聊些今生来世。他本来慧根极高,所以方丈一直想要他念几句偈语,希望佛法能让他好起来。可是苏轼却淡然一笑:“世间又有哪位高僧能长生不老呢?”
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政治才干无法施展。四十四岁时身陷“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这个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的才子,终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迅速衰弱,气息不稳。按风俗,家人给他的鼻子上放了一点棉花,来观察他的呼吸。方丈陪在他身边,贴近他的耳朵说:“想你的来生,来生!”
苏轼气息奄奄:“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没用的。”
钱世雄急死了,他赶紧说:“不管有没有,你多想想,多想想。”
苏轼回了一句:“勉强想就错了。”
钱世雄还想接着说,却发现苏轼眼睛闭了,那点棉花也再不见翕动了。
方丈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于不知善而善。”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即公元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常州(今属江苏)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苏轼在常州去世后,苏过按父亲的遗愿,扶灵送父亲葬于汝州(今河南临汝)郏城小峨眉山。此后苏过在颍昌(今河南许昌)住了下来。他的性格与父亲很相像,为人耿直喜好清净。后来他在住家附近的湖边上种了几亩竹子,他喜欢在里面读书写诗。他经常拿着父亲的文集在里面看,自名为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苏过一生文采虽不如父亲,但性格上行事正直,稳重有礼。
苏过一开始是太原府税监,后来为颍昌府郾城县(今属河南)县令,都是因为法令罢了官,晚年权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卷。他的《思子台赋》《飓风赋》很早就在社会上流传。时人把苏轼称为“大坡”,称苏过为“小坡”。苏轼在世时,苏过极为孝顺,苏辙为自己的哥哥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所以苏辙经常称赞苏过的孝道,事事拿他作榜样去教导宗族中的子弟。
时光荏苒,朝廷不经意间又换皇帝了。彼时是宋高宗即位,他一向倾慕苏轼的文采人品,一上位便马上追赠苏轼为资政殿学士。
为表心意,他还直接把苏轼的孙子苏符封为礼部尚书。不仅如此,宋高宗还把苏轼的文章置放在御案,每天批阅奏折的间隙里都会读这些文章,只要一拿起苏轼文章,宋高宗根本就放不下手。在宋高宗的眼里,苏轼是文章的宗师。这位苏轼的伯乐却在苏轼死后才掌权,不得不说是苏轼的一大遗憾!
宋高宗还亲自写了集赞,派专人赠给苏轼的曾孙苏峤,百般赞誉苏家一门文名赫赫;在朝野之上大发议论,推崇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即使到了现在天之涯海之角的儋州人们还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这是一种追思,更是一种醒目的纪念。
(宋朝的皇帝太喜欢舞文弄墨,但治国大多是废柴,也没有秦皇汉武雄才和刚性。苏轼后代被重用其实正是这个朝代悲剧的另一种写照。任何一个有格局的朝代都是文武并重的,毕竟文得统治思想,武得震慑外敌。真正到了国家威望存亡时刻,文人作用有限,还是得将士杀敌。具体的想法,我会单独写一篇苏轼的文。)
--时与猫璞读书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