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他,“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苏轼的一生,文学造诣极高,诗词散文书法古画;人生波折,也是“抽身一步天地宽”。古往今来,多少人视其为偶像,他生命的光辉穿越时空,照耀着众人,走过至黑至冷的时刻。
“轼”一字原为车前扶手,其父苏洵希望他即便以后默默无闻,依旧能扶危救困,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少年天才的苏轼默默无闻已是不可能,但政途失意,宦海浮沉,始终以国以民为己任。
今天的我们,看苏轼的一生,有极其多的关键词,绕不开的是“勤奋”、“豁达”、“磊落”。
发奋识遍天下字
传说,苏轼出生的那一天,彭老山的草木一夜之间全部枯萎。六十六年后,苏轼逝于常州,彭老山又复草木繁盛,一片盎然生机。人们说,这是苏轼将他的灵气还于天地山川。这种浪漫的说法,表达的是人们对于天才的喜欢,以至于愿意将天地之灵气,草木之爱意皆归于他。他的词开创了新的意趣和格局。人们惊叹于他的天赋才思,却少说他的勤奋。
少年苏轼,也曾骄傲过,后来得到指点,在门上书写一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可见其决心。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是苏轼读书其刻苦确有记载。苏轼读书,不仅读,还会手抄,光是《后汉书》都手抄三遍,每次抄写便用不同的字体,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练习了书法。苏轼的一生,几遭贬谪,在地方上忙于政务,若非勤奋,又怎么可能留下那么多的作品,他的诗,他的词,散文,他的书法还有画作,都是他从不虚度光阴的证明。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没有雨具,一行人疾步而去,唯有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感受风的微冷,看斜照的美丽。同行的人只觉狼狈,或许还少不了轻声咒骂了这变幻的天气,只有东坡,带着孩子般的纯真和智者的豁达,淡然享受着这样的雨。既然避不了,就寻得一些乐趣。这样的旷达胸襟,在他遭受贬谪的日子里,给了他莫大的支撑,于是,平荒之山,桑麻之野,都有无尽的乐趣。杭州、密州、徐州、登州……甚至于当时被称为教化之外的儋州。他有过“枝上柳绵吹又少”的惆怅,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奈,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傲,依然在最后融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
人生不尽然如愿,唯有通脱,可以消解无数的不甘,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中品出一点甜味来。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成长在宋朝最开明的时期,只是二十岁科举高中,进入官场,却不想人生如此波折。王安石新派变法,法家求快求新,新旧两派激烈碰撞。苏轼因政见不同二被放逐在外。在这样苦闷的浮沉中,东坡的思绪并不是在个人的穷或者达,每到一处,只是脚踏实地为当地百姓谋福祉。在徐州,黄河水泛滥,他带领百姓抗洪,居于小茅草屋之中,过家门而不入;在杭州,西湖葑草淤泥塞责,他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家人来不及送饭,他与最底层的工人一起用粗瓷碗吃糙米饭;在儋州,和黎族人民共同生活,开设学校,教化民众。现在各地依然有东坡田,东坡井……
宋哲宗即位,苏东坡终于东山再起,旧党当权,拼命打压新党,苏轼认为这样的手段与当年新党对旧党的倾轧毫无二致,朋党之争,只会不断消耗国力,百姓依然看不到希望。他的谏言引起了新党的反感,一生光明磊落的东坡先生并不会因党派之争而放弃自己的准则,如此,他便不能融于新党,又不见谅于旧党。唯有他心之无愧。“文忠公”名副其实。
苏轼,一位愉快的天才,在面对紧张而焦虑的现代生活的人心中,应当有一方角落,以先生之光耀,驱我辈之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