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是第一场同侪督导,对于怎么玩法,大家都有点懵。幸好在主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步一步地跟流程走下来了,整个督导最多的时候有21人参加,坚持到最后也16位同学老师,相当的大阵势。
督导大概有4个流程,第一步,被督导的咨询师也就是案主陈述5分钟的个案情况和需要被督导的点。第二步,每位参与督导的同侪提出1~2个问题,然后案主简单澄清回应。第三步,每位参与督导的同侪再逐个陈述案主做得好的3个点和可以提升的1~2个点。第四步,大家反馈收获。
刚开始看案例信息,感觉有点复杂,没有找到主线,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的地方。来访者咨询的目标是“想找清楚自己的方向,到底是找工作还是创业?”结果是来访者认定自己要创业。对创业的期待很高,但是对创业的各种付出和风险是不明确的,给我的感觉是用理想的创业作为没有找到工作的替代。
然而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才更恰当?问题在哪里?我也没有思路,随着大家的发言,我只能提出找工作和创业的优缺点不清晰,特别创业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资金投入等有没有清楚的理解,并且找工作和创业的目的是分担家庭经济负担、兼顾照顾小孩等,这些诉求与创业的付出需要似乎不是很吻合。如果真的创业,她需要的资源有哪些,她有的又是哪些?
经过大家的共同反馈还有主持老师的反馈,对我特别有启发的是以下的三点:
一,来访者说的“适合”是什么含义什么标准?课上老师有说过凡是形容词多是模糊概念,一定要澄清。以后一看到这些词语,就要有敏感度。
二,什么都想要,往往是价值观太模糊不清晰的表现,所以不能有效决策。
三,期待管理,也是咨询目标澄清。一方面这个贯穿整个咨询流程,需要不时地确认,另一方面,咨询目标需要有侧重不能贪大求全,个案咨询中,一次咨询的时间有限,每次只能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不要妄想面面俱到。
再记录几个注意点:
一,写督导咨询报告的注意事项,1)要控制字数简明扼要,2)需要被督导的咨询过程要详细描写。
二,咨询初始,要界定是什么问题,如果是定位问题,需要的次数会多些。分别是1)先疏理中长期的愿景。2)自己有什么能力。3)找卡点。4)具体目标的行动方式。(以上针对工作5年以上的来询者)
三,如果中途转换咨询目标,要与来询者确认。
今天晚上很有收获,开心!同时今天下午与一位咨询师朋友探讨一个案例后,她认为我的核心挖掘能力不错,还主动推荐我给她一位职场遇到困惑的朋友,心里有些小确幸,感谢信任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