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求成就就能完全满足欲望,而应将欲望降低到与成就持平。
如果你对所拥有的永远不满足,那么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你还是会觉得痛苦。
只有快乐——尽管不一定是感官上的快乐——才是生活与行动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目标。
大自然引导每一种生物体喜欢自己所爱好的更甚于其他任何爱好。
我们不必逃避快乐,但是必须选择快乐。
要提防那些刺激和干扰灵魂的快乐 ,快乐本应使灵魂得到安宁与平和。
不要追求通常意义上的快乐,而要追求心神安宁——宁静、平和、泰然自若。
灵魂、思想与身体一同诞生、一同成长、一同经历痛苦,并一同消亡。
去追求那些本就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选择追求你希望发生的事情,这样你将生活的很顺心。
人的智慧与思想,如果作用于外在事物,则将受制于材料;但如果作用于自身,就像蜘蛛网一样,将源源不断织出知识之网。
任何工作都比不上技术进步和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更显著……
知识不运用于行动便只是苍白无力的学术虚荣而已。
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是惰性,将学到的知识过多地运用装饰是虚伪,全凭书本上的教条下决断是学究气……
手工业者讨厌学问,头脑简单之人敬仰学问,而真正有智慧之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教你如何运用,而需要一种脱离它、超越它、由观察得出的智慧。
探索真理,即哄它开心或向它求爱;认识真理,即赞颂它;相信真理,即享受它;这是人类天性中至高无上的善。
有些书只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应该囫囵吞下,有些书则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人不能过于相信自己对本性的胜算,因为本性可以长期潜伏,一有机会或诱因便会复苏。
青年更适合发明创造,而非判断抉择;更适合付诸行动,而非商讨咨询;更适合新奇工程,而非既定业务。
习惯是人生的主法官。
父母应尽早选择他们的孩子今后应当从事的职业或事业,因为那时的孩子是最容易塑造的;不要过多的放纵孩子的天性,以为他们最喜欢的就能做得最好。
(ZXDGS 8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