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吧。

一名教徒在祈祷时犯了烟瘾,于是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瞪了他一眼说:“不可以。”另一个教徒正在抽烟,就也问神父:“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赞赏地说:“可以。”

这个故事是想讽刺人类的荒唐:明明是一模一样的行为,为什么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

但我们知道,神父说的其实有道理。一个人是在懈怠地祷告,还是抽烟时都不忘祈祷,他自己心里清楚,旁观者也清楚。行为看起来虽然一模一样,但背后的观念、状态不一样,行动的本质当然也不一样。

年轻的时候,有个想不清楚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杀人如麻的盗贼,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而一个老实人,一失足就成千古恨?如果从作恶的总量来看,难道不是前者的罪孽更深吗?后来有了些社会经验,才知道:那些未经世事但有满脑子欲望的人,恰恰是风险很高的人。和他们相比,我们宁可信任一个渡尽劫难,最后放下屠刀的人。

所以,一个人的状态,不是由事实和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他此刻的观念决定的。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三年前,班里就总有无法专心学习,无法完成作业的学生;总会有扰乱课堂纪律,看似不思进取的学生;总有屡教不改,无能为力的学生;总有叛逆明显,喜欢与自己对着干的学生……班级管理中总有太多不如意,也自然会因此总是引发自己的苦恼、焦躁和无力感。工作的疲惫远远胜于工作中的快乐。

然而,当自己开始转变思维时,生活和工作都还是原来的样子。甚至工作和生活的表象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生活结构和工作性质并不会发生质的改变,但是,却因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有了不一样的认识,看得见曾经令人苦恼的学生背后,那些让人心疼的原因;看得透那些孩子在向上向善的本性中和现实对抗的撕裂的痛苦,最终不得不走向麻木的同情;看得见因为家庭,因为环境的影响,孩子幼小的生命无辜地被熏染成了现在的样子……

看到了这些,你还会指责他们,责罚他们,甚至轻视、鄙视、漠视他们嘛?事实证明,看见背后的本质,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原来看得见的现实,曾经不满恼怒的事实,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让你欣喜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呀……

是的,当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和行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那么,曾经纠结和痛苦的因素,似乎早已是不值得再说的内容了……

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