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文明孕育中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农村传统文化。人们以氏族、家族、各民族群落而居。嫁娶只是在十里八乡范围中婚配。农忙时则可互相帮扶,以这种经济形式为纽带在农耕文明中世代相传,以至过节拜访送礼成为常态。简称熟人社会。
在新世纪工业发展下,农业在机械加持下无需那么多劳动力,一亩地的产值还没有在工厂一个月的工资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明显,劳动力重新被分配,也就无需掌握农业的种植技术,转过来学工业的基础知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在中国才100多年的历史,四十年前有手电筒,自行车都算是稀罕。到如今也才让工业的果实走进每家每户。
四十年前父母那辈还是种田为生,亲戚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互相来往。如今大多数人需要离开家乡,离开祖辈生存的土地,在千里外谋生活,极少回到家乡,见到亲戚长辈当然生疏,见到子侄小辈更是不相识。经济的来往从互相帮扶变成了直接的借钱完事。拜年走访反而没有公司的团建有乐趣。发展城镇化也就是把离开家乡的人重新聚集到一起。而聚起来的人从根上就没有关系,时间也短,邻居已成陌生人。
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当然是进步的,发展的镇痛感也是明显的。而每个人的独立性也凸显出来。
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已经过去。城里也容不下那么多人。乡村也等到了发展的机会。我相信总有人不喜欢在城里呆着,那就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