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改变,成功的人一骑绝尘,而始终不得方法的人,只能望着那些优秀的人绝尘而去,自己陷入困顿迷茫的怪圈。
印度一位著名的精神领袖曾说:“您必须从内而外成长。没有人可以教你,没有人可以使你具有精神。除了你自己的灵魂,没有别的老师了。”
庆幸的是,印度这位精神领袖说的并不是绝对的,在37岁这一年我读到了周岭的《认知觉醒》这本书,它做到了教会我们由内而外觉醒和成长,而我们的一切改变,将从自我觉醒开始。
作者在《认知觉醒》中,既教会我们内观自己,洞悉7大底层观念,摆脱焦虑,又教会我们外观世界,打造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等,用20个成长关键词,开启自我成长之路。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非一篇文章所能陈述,下面选取三个对我触动颇深的环节,分享给每一位希望成长的人。
一、洞悉三重大脑,带来认知觉醒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种感觉,一直按部就班地生活、学习、工作,忽然有一天,发现一些优秀的同龄人已经绝尘而去,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面对愈来愈重的生活重担不禁捶胸顿足:我为什么不早点努力呢?
于是也照着别人的样子,一口气买来几十本书,每天啃到深夜,最后却只感动了自己,没有带来任何成长,于是越努力越困惑,越困惑越焦虑。
这些“症状”作者周岭全都经历过,他在36岁那年幡然醒悟:“原来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于是作者在涉猎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之后,总结出认知的底层规律,如人的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的发展历程,前两者天性目光短浅,及时满足,所以成长就是一个对抗天性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理智脑,书中也给出了以下建议:
1.立足长远,走出舒适区;
2.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3.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4.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做出与他人不同选择。
努力做到这些,意味着你的认知开始觉醒。
二、清除模糊,打造清明之路
认知觉醒之后, 不付诸行动一切都是徒劳。但是当我们真正想行动,发现并非易事。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模糊”这一概念,模糊这个词司空见惯,但是在《认知觉醒》中它又有了更深的含义,让我洞悉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原理。
比如大人,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却鬼使神差地拿起手机;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杞人忧天,却又控制不住地焦虑;比如孩子,看似和学霸还要勤奋刻苦,每天努力地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这就是人类大脑进化的同时带来的行为“模糊”。海灵格曾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地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人和孩子的行为动机——陷入模糊,没有认真思考,只是做习以为常、耗能低的事情。
书中说:“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所以要获得成长,我们要经常反观自己,缩小自己的盲区,消除“模糊”,让认知更清晰。想要不受“模糊”的困扰,就要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认知觉醒》中给出了以下向自己提问的方式——
1.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维混乱?
2.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
3.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者搞砸了,比较坏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一层层深挖下去,那些你所不轻易察觉的、阻碍行动的想法就会露出水面,你疯狂刷手机也许是因为害怕即将进行的季度报告,孩子刷题无效,是因为没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清除模糊这条路走起来必然耗费心神,但是鼓起勇气向前,迎接我们的必然是一条清明之路。
三、深度学习,助你成为稀缺人才
爱因斯坦曾说:“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个好像没有什么是奇迹。另一个好像一切都是奇迹。”
现在我们认知觉醒,道路清明,无疑是选择了一条通往“奇迹”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深度学习”将帮助我们越走越远。
什么是深度学习?
近两年有些人醉心于听书,上班路上用十几分钟听一本书,一年能听300多本书,但是这种方法看似高效,却没有实际意义,属于浅层的被动学习。
如果听完或者读完书,能够去实践书中的道理或者方法,哪怕一本书只有一个点触动自己,并在生活中进行改变,让知识得到了转化,便属于深度学习。
从知道到做到是最遥远的距离,但幸运的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到达,如果能让别人知道和做到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如何进行深度学习?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方法:
1. 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放弃别人总结出来的干货,自己去钻研,读经典原著,培养自己的挖矿能力。
2.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看来。
每读完一本书,就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学识、经历、经验,把作者的思想重构出来,让知识和自己进行深度缝接,这就是非常好的知识转化的方式。
3. 反思生活。
每天写反思日记,把白天触动自己的、没有想明白的事情写下来,长此以往,很多模糊的概念会变得清晰,也会给自己明天的生活给予正确的指导。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微小改变,开启幸福生活之门。
深度学习,便是这个能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认知觉醒、清除模糊、深度学习,这是我在本书中收获很大的三个环节,并将坚持执行下去。
爱迪生曾说:生活中的许多失败者,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放弃时离成功有多近的人。”
给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