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读书会彰显精气神

“从教师分布来看,有幼师,小学、中学教师;从选择的书籍来看,都是专业书籍;从分享到结果来看,都能融入实际指导工作;从精面貌来看,精气神明显改观,是教育系统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卓有成效的学校之一……”这是12月18日,华容县教育体育局主任督学刘建新出席禹山镇南山中学读书分享会时给予的评价。

南山中学为鼓励教师多读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更好的服教学与教育管理,自4月份以来在全镇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读书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结合自身实际与学科门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书籍阅读。通过学校分组比赛,17名教师脱颖而出参加了决赛活动。

分享会上,教师们着装精致,精神抖擞,读书带来的阳光、自信彰显在脸上。俗话讲“人从书里乖”,走上分享台上的教师因读书,一个个落落大方,少了羞涩,多了沉稳。工会主席严慧远既是活动组织者,也是带头分享者。平时与他相逢总感觉他性格内向,话语不多,今天上台分享,才感觉他满腹经纶。他娴熟的分享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让我这个身在教育,却对于如何听、评课不专业的业内门外汉受益匪浅。华兴小学刘嘉玲老师分享的《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47封信》,感悟了吃亏是福,安平乐道的意境。建华小学杨昀老师分享了《守护教育的良心》,她直言不讳:“没有差生,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她将老师的责任与担当诠释得淋漓尽致,内心甚是赞同她思考的观点。殊不知有多少教师将责任推给了学生,家长,而不从自己的本身去思考问题的症结。

听杨昀老师的分享,我有所思。以我自身的经历,我的学习兴趣,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方法,态度有很大的关联。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老师将我的作文在课堂上示范,让我无比开心。以后我再写作文都特别认真,还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买《小学生作文选》等书籍阅读,写作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乡教育组组织的作文比赛中也能获一、二等奖,既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给自己树立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步入社会后还能保持阅读,写作的习惯。发表的文章多了,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不仅实现了记者梦,而且改变了命运。我经常想,如果不是当时老师的肯定,鼓励,一味的指责成绩不好,我可能会厌学。不会像现在一样喜欢读书、写作。因为读书多了,心灵安静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所以人生方向很明确,不再迷茫惶恐。

听着主持人的对分享者的介绍,南山中心幼儿园张亚老师轻盈而至,分享着她的《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预防与应对》,让初入幼儿教育的老师相见恨晚,瞬间可将她积累的经验收为我用。一袭短发,干练又显稚气的南圻小学涂玉婷胸有成竹,背对投影,脱稿而出,分享了她的《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华兴小学张芹妍亦是款款而上,我开学工作检查时在南山中心小学临时召开一个调度会时看到了她,她很有礼节,说话、汇报问题有理有据。特别是安排她去一个条件简陋,地方又偏远的学校,她没有半点怨言,其责任与担当让我刮目相看。她分享的《不做庸师》,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崇高理想与敬业精神。

分享活动井然有序,高潮迭起。依次刘丹、罗昊、何杨、周琴、于可、严鑫、张丽、程慧婉、段佳庆、周佳等老师上台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畅谈了自己的收获,他们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初心,执着于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

教体局机关办联系点的同志亦是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了《读书可以让自己更完美》的PPT。从读书可以坚定意志,执着自己的梦想;读书可以修养性情,提升自己气质;读书可以淡泊明志,遇见更好的自己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读书的乐趣与收获。

读书活动看似是一场读书分享会,实则是对一种职业的敬畏与担当的展现。每一个人都精心准备,认真思考,读书带来的触动,感悟,收获都能用于指导实践。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化教学与个人素养的大PK,每一个人制作的PPT,图文并茂,令人耳目一新,容易接受,容易消化。可以说读书分享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可以提升教师职业灵魂,一举多得。

终南中心小学校长黄雅风多才多艺,既承担活动的主持人,又是读书的分享者。主持的台风淡雅老练,承上启下,环环紧扣,不张不驰,恰到好处。分享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改变》娓娓道来,让一个管理者的谋略了然于心。其人我是在2018年参与工会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当评委第一次见到她,第一印象是有活力,从教不久还显得有点稚嫩。所以分享会结束时我对她说:“这两年你成长很快,由青涩变成了年轻老练的校长。”“确实变化蛮大,看来年轻老师还是要给担子,不断的磨炼才会日臻成熟。她现在还被东湖湿地公园请去当解说员……”身边的南山中学校长魏忠仁接过我的话头给予了肯定。

其实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很多诗词就是证明。宋代诗人苏轼在诗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饱读诗书,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唐朝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讲博览群书,用起来会得心应手。开卷启智,常闻书香,只有广泛阅读,学思结合,丰富内涵,提升修养,一定会让自己更完美,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