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家单位,授课对象大都是一群4-5岁左右的小孩子,小一些的3岁的左右,爹妈盼小树苗快快成长,深知社会竞争激烈,于是从小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惜时间金钱劳动力,来送孩子来补习英语。有时候上课上到晚上8点半,看着他们背着书包小小的身影,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在北京,家长的教育观念极强,三四岁学英语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条件好的家庭甚至从一岁就已经开始学了,孩子的英语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足,家长意识强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英语水平一般都不错,或者家长英语水平好,同时注意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孩子的水平自然也会比同等孩子高。从这个角度上讲,家长自己学好英语就是给孩子学,但事实是成年人在自己身上看不到希望,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走上一条逼孩子使劲儿学的不归路。成年之前,抛开家庭教育基础,学校教育或者课外班教育,在我看来只是锦上添花。
放眼望去教室的十几个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听得懂指令,被我们尽收眼底,虽然他们年龄小,但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的笑声,哭声,他们的自私,他们和其他人的相处,他们的适应能力,都让我好像能够看到他们长大后的样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品质是,小孩子极具想象力,一次,一个3岁的Tiger小朋友肚子饿了,想要和我表达他有多饿时,说了句“老师!我都快饿成雕塑了!!!”多么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我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可是6岁后,也正是孩子上学后,他们的想象力开始被学校家庭社会扼杀。所以我有时真怀疑人类有没有自由意志,所谓的意志是否早被社会或者道德观念定义好了,我们怎样的选择都逃脱不出来既定的选择圈子。
被歪果仁同事问到最多的问题有,送孩子来上学的是他们的芭比妈咪么?!Nope! 很明显是爷爷奶奶,但是他们又不理解中国这种接送“文化”。
“打喷嚏怎么都不捂住嘴巴?”
“老师的东西可以随便摸的么,大人们没教?”
“洗手间怎么没洗手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