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反流最新资讯:如今,二尖瓣反流(MR)成为了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发病率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5倍以上。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心超数据库估测,我国需要治疗的MR(≥3级)患者约为1000万,二尖瓣疾病治疗迫在眉睫。
以下内容来自一位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自述,讲述了汤老接受了二尖瓣夹合器手术的全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下:
我是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患者。2007年在单位组织体检时,医生建议我去看心内科,发现我的心脏左前降支血管狭窄。2007年8月27日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装了一枚支架。当时心脏超声检查还发现心脏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这些年来,我坚持服药并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
2018年10月份我的超声复查结果显示:“二尖瓣前叶瓣下腱索断裂并脱垂、二尖瓣中大量返流”。当时,我看到阜外医院门诊大厅有一个关于《微创介入治疗二尖瓣疾病》的海报。通过阜外心脏瓣膜俱乐部,我和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负责术前评估的王墨扬医生取得联系,王医生安排我住院做术前评估的检查。
于10月17号我在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接受术前评估检查,并得出符合作《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术》的结果。10月23日下午1:30分我被推进手术室;3:40分手术完毕,我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手术后的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少量返流”。
在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吴永健主任、王墨扬医生、叶蕴青医生、赵振燕医生和其他叫不上名的医生及护士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术》很成功。整个手术和治疗过程没一点疼痛,也没缝针。现在我恢复得也很好。为了表达对吴永健主任团队的谢意,我定制了一块木匾,匾上镌刻“研钳夹结构性心脏病之神器,开微创治疗二尖瓣之先河”。
微创治疗二尖瓣疾病是很神奇的。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最大的特点是不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
自出院,结构一病区的阜外心脏瓣膜俱乐部一直负责我的随访、及康复。术后一个月,在阜外医院6分钟步行测试是625米。术后30天、90天、180天回阜外医院复查的超声结果都显示“二尖瓣少量返流”。
手术出院后,我的憋气症状消失了、也没有胸疼和胸闷等其它不适。日常生活中,我可以开车,洗车,游泳跳水,搬重物,爬5、6层楼也不觉得累。
看着汤老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很多患者都发问:到底什么是“ValveClamp微创介入二尖瓣修复术”?原理是什么?
如果想更详细地了解“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我们先来看看“二尖瓣反流”和“ValveClamp”分别是什么吧。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心脏瓣膜疾病,估计中国有1000万以上患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升高。
既往,二尖瓣反流只能通过外科开胸手术,需要心脏停跳及体外循环下劈开胸骨及心脏进行手术,手术风险高、痛苦程度大。
因此,大量高龄的、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者身体虚弱患者,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而得不到有效治疗。
经导管二尖瓣手术是目前国际新兴治疗方式,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也能够接受最好的治疗,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希望。
ValveClamp
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联合上海捍宇医疗研发的国际先进微创二尖瓣器械;
目前已在上海、北京成功完成数例手术,华西医院是全球第三个开展这个技术医院;
可以在心脏不停跳、无需体外循环下,在心前区切开个3cm左右小切口穿刺心脏进行二尖瓣修复;
设计理念极佳,可靠性高,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满意;
手术方式简化手术路径,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也能够接受ValveClamp最好的治疗。
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是目前国际上医疗器械研发的最热门方向之一,被权威机构预测为2019年最具影响力十大医学创新之一,技术门槛高,需要资金密集,研发难度极高。ValveClamp成功研发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研发出高端二尖瓣医疗器械国家之一,为我国医疗创新赢得了国际声誉。
在医生看来,该产品的快速推进,有望造福我国大量二尖瓣反流患者。希望更多像汤老一样的二尖瓣反流患者都能重获健康,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