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看到一篇关于《隐入尘烟》的文章,然后在群里问朋友看没看。朋友回复要么是不敢看要么是太压抑。怀着好奇的心,看完了整部电影,给我的感受是挺符合我所认识的农村和农民形象。
压抑吗?我觉得并不压抑。很苦吗?很心酸吗?嗯,我觉得还好。可能是我见过相似的人。
在我记事的时候,我记得我家有头骡子,种麦子就像电影中那样,一人牵着骡子控制速度和方向一人在后面扶着木耧。收麦子的时候,人手一把镰刀割倒用草绳捆起来,我也割过麦子,不过当时还小不太会用镰刀容易割到手。每一户都会先割一块儿地压实,在我们这里叫做“场”。然后把其他地里的麦子拉到这里铺到合适的厚度,用石磙来回压,这叫做“压场”。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现在已经机械化了。
还有马有铁住的屋子,我之前有写过的一篇《经受再多的苦难,也要依然热爱生活》中二爷现在依然是住在这样的地方。还有四爷,他也一样。和马有铁不同的是,四爷一直是光棍,只因为当时家里拿不出半袋地瓜干。
所以,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有多苦。相反,很写实。并不像有的网友说得穷苦的有点夸张,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想象不到那种苦难。他们看的是艺术,而有的人过得却是生活。
家境的困苦尚能承受,复杂的人性却是最不能直视的东西。
最贫穷的马有铁被村民逼着给最有钱的张永福献血,成了免费的血库。
当马有铜得知,村里有在城里低价购房的名额要分配给特困户时,他提着一袋袋儿子婚礼上的剩菜,找到了马有铁,希望他去争这个名额,并说钱他付。
卖麦子苞米,压价扣水分再抹个零。现在这种事是很常见的,只不过没有人像马有铁那样朴实。
和这些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有铁这尊“泥菩萨”,我都怕把他抽休克了,他还想着“渡人”。
张永福的儿子用苞谷按一元一斤抵账,马有铁还要把两件衣服的钱扣掉,一码归一码。
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人性,老实人的好是那么的无力。
电影里我记得有三处手拿麦芒的特写,按我的理解是:你的善良也要带着锋芒。人就是这么矛盾,并不会因为你的善良敬你三分,反而会觉得你很好欺负变得肆无忌惮。而恶人稍微一个善行就被所有人称赞,遮盖了之前所有的恶。最不理解的一句话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凭什么恶人放下屠刀就能成佛而善良的人却要受尽苦难。
最不能直视的是太阳和人心。再苦再累生活还要继续,穷苦百姓依然很多,希望我们能施善行结善缘,善良的同时也要带着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