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𡿨论语〉学习笔记272卫灵公第十五27》

《金文诚𡿨论语〉学习笔记272卫灵公第十五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今天是丙申年壬辰月辛酉日,三月初三,2016年4月9日星期六。清明二候。

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鴽音如,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复化为鼠。

花信風:桃李争態。

東風日暖,梅杏相績謝。此時桃紅李白,东家西家,各各争態,猶佳人連房呈媚爭竉者,雖非雅人之賞,糚春之盛,以二花為第一。


【学习笔记】

一,钱穆先生的译文和讲解。

1,先生说:"巧言可以乱人之品德。小处不能忍,可以乱了大计谋。"

2,巧言令色,鲜矣仁。则知巧言足以乱己德。小事不能忍,如妇人之仁不能忍其爱,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足以乱大谋。


二,什么是巧言?为什么它危害的威力这么大?

1,朱熹先生讲解说,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

2,巧言跟正论相对。

2-1,能知言,才能知人。这是基本命题。我们学习《论语》,通过学正论而立正心,树正见而行正知。

2-2,听言,要分辨它是正论还是巧言。之所以要分辨,一定不是一听了然嘛,一定是不易察觉。听言,需要有意识有技术有方法有功夫,然后具备分辨所听之言的能力。

2-3,巧言,首先是高明的言论,其次才是"实不出于天下之公"之言。

2-4,巧言的危害如何?

张居正先生讲解道,误听巧言,也就是说误信巧言,那么,我们就会"真伪混淆,而聪明为其所眩,是非倒置,而心志为其所移,适足以乱德而已",它能让人变成木偶,失去正确判断力,失去行为自主力,乱德才罢休。为什么乱德就罢休了?不是巧言仁慈,而是乱德的苦果苦到一个人还不能消醒,我看这个人不是被骗这么单纯,而是一个成天找人骗他的受虐狂或者不可思议的白痴。


三,什么是小不忍?

1,朱熹先生讲解说,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这一讲,真真了不起!

2,小不忍,根据刘宝楠先生讲解可知,大部分人是误解了它的。小不忍,讲的不是理智,不是指自我控制能力,甚至不是修养,这些都是在术的层面理解它,是把它看小了。

实际上,小不忍这个题目,可不简单!孔子说"惟仁者能爱人,能恶人",如果不忍于恶一人,就将会有乱大谋者。比如说巧言乱德,就是恶佞足以乱义。有人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所谓能有所忍以就大事者,这么理解这句话是错了,是把它理解成伺机取诈之术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孔子的话,但总体上已经走歪了。这么看,我们才搞透,小不忍,不是让我们忍,而是让我们对它产生绝缘体。在那些似是而非的地方,有能力分辨,具备不掉进坑里的理性,"执乾刚之德,勉强大谊,绝小不忍"。

杨伯峻先生总结了四样,他讲解说,"小不忍"不仅是不忍小愤怒,也包括不忍小恩小惠,也包括吝财不忍舍,以及见小利而贪。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如果以妇人的姑息当作仁心,就会牵连于私爱,就可能因优柔而养奸的恶果;如果以匹夫的果敢为勇,就会激于小忿,就可能因轻躁而速祸的后果。

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妇人之仁不能忍其爱,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

换言之,忿懑固然应当克制,这爱也在忍的范围里面。

四,什么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听言处事呢?

戒己意向之偏,约己以义理之正。

有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除了这两样,还有别的吗?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