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大约34GB,信息的来源也相当广泛。
1.互联网。成年人每天在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数量可能超过20年前一个人一年可以获取的信息。
2.社交媒体和通讯。全球每天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总数达到数千亿封。
3.传统媒体。过去,电视频道和报纸的数量有限。现在,即使是传统的媒体也通过数字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
4.工作和学习。在工作学习中人们需要处理各种报告、文档和数据,这也是信息接收的重要部分。
5.生活和娱乐。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通过电影、音乐、游戏等方式接收信息。
通过这些途径,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信息过载也可能对人的注意力和深度思考能力造成影响。
最近,许多热点持续发酵,关注度相当高,并且持续时间很长,参与讨论人数众多。
比如,
娃哈哈品牌全系受到大众追捧,商家清理展示柜,只用娃哈哈的冰箱,有些还公开喊话销售人员赶紧铺货,有些企业日常接待用水指定使用娃哈哈品牌,普通大众也以实际行动支持娃哈哈,纷纷购买AD钙奶等饮品回忆小时候的味道,这些都是在品牌创始人去世后,大众自发组织的,从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我们能看到,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无论是退休职工还是社会人员都发自肺腑的悼念宗老,这是一个人的福报。
再比如,
某品牌汽车4S店,在客户已经缴纳定金并约定提车时间之后,以能准时提车为由再次让客户缴纳服务费,否则无法按时提车,在客户明确拒绝后,单方面返还客户缴纳的定金,这不就相当于当方面违约了吗,在记者和客户前去说理之际,工作人员态度嚣张,丝毫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任何问题,话里话外及整个态度无不表现出:我谁都不怕。试问,这种嚣张的底气从何而来?这目无一切的态度从何时开始?现在有关部门已经介入,看报道内容已固定证据,正在调查之中。
还有,
某车企品牌大幅降价,有车主发视频表示相当懵,刚买的车还没开多久已经不香了,但对于那些还没买车的人来说,这可真的是天降大喜,感慨新年上的香许的愿应验了,立即冲向展台,左手拿卡右手拿笔,为买车而做的攻略完全不值一提,直接签字,等待提车。
类似这些信息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带节奏蹭热度之流,这些毫不奇怪。人们在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都有一个想法:这些信息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也毫不奇怪,谁还没点好奇心呢,你我都是普通人,喜欢围观看热闹那是咱的本性,可这个热闹该咋看呢?
个人认为有几点:
1.客观。尽量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以确保对事件有一个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2.情感。在围观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让情绪影响判断力。
3.视角。尝试从各个视角观察问题,得出看法,这有助于培养更广泛的世界观。
4.平衡。热点虽然很热闹,但也要保持生活的平衡,不要让新闻消费占据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对待热点新闻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没准明天起来信息就又爆炸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