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时间分段
时间是看不见的,如果我们无法做到有意识的划分时间,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溜走。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是做什么事的时间?借此养成划分时间的习惯。
希望自己在繁忙的家务当中,可以给自己留一些安静的时间,让自己的心可以有一些放松的地方,可以给自己充充电,自己有力量,去面对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个妈妈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把孩子的时间管理好,其实也会给自己节省一些时间,让自己可以有读书学习的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待会儿再做,具体是几点呢?要到几点呢?
如果父母在问孩子的时候,孩子说待会儿再做,父母一定要和孩子确认,他说的待会儿到底是几点?
你可以帮助孩子把时间划分好,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
按重要程度排序
先从比较重要的事开始做,每一项任务都有截止日期,所以排序十分必要,父母可以让孩子根据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来确定做事的顺序
A 必须今天做的既重要又紧急的事
B 不必非得今天做,但必须要做的事
C 今天不做也行,不太重要的事
D 什么时候做都可以,不太重要的事
会做事的人是从A类事件开始做的,因为他明白,如果先耗费精力做不太重要的事,那做相对重要的事情时,可能会精力不足。
在跟孩子讨论排序的事情上,要耐心倾听孩子排序的理由,这样一来,父母能够明白孩子的心情,孩子也能从沟通中自我反思。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的时候,把紧张的事和轻松的事相结合,把书桌前要完成的事和身体劳动搭配起来,能提高效率。
1 要让孩子明确想做什么,设立明确的目标。
2 让孩子设定完成目标的日期,以及目标的实现程度。
3 父母要监督孩子把目标总量(例如:一共多少页)分散到预定的时间里,计算出每天应该做多少?
4 父母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计划进展(比如每周检查一次),计划没能顺利进行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调整计划。
比如:孩子想在20天里读完一本200页的书,可以制定每天阅读十页的计划。
要时常回顾制定的计划, 不能实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修正。
计划受阻时,父母要看着他慢慢说。
不要说那些摧毁孩子士气的话 。
例如:我已经和你说了多少遍了。
与其责备孩子之前犯下的错,不如让孩子把心思放在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