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写我对能量、维度和断舍离的一部分理解,可能会让很多人误以为我排斥这些词汇,但实际上我开篇就说,这些词汇本身是很好的,只是当下流行的解读问题很大,为了进一步说明,我就用这三个词汇解释我对命运以及某些心理问题的看法。
先说命运,通常认为能量高命运就会变好,这里的命运指的是财运名望,也就是财官。你本身的能量越高,可影响的范围越大,你的能量越高,另外一个数值也会越高,我们姑且称之为频率吧,因为让一个特定大小能量体存在是需要一些先决条件的,比如恒星的存在,就需要达到一定大小,并且有必要的成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你有特定的能量大小,有特定的频率,那就需要类似能量大小、类似频率的能量体才能和你有效沟通,有效共振。而现实规律就是能量越高频率越高,占比越小,那么同类也就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大成就的人大多很怪,因为占比小,与众不同啊!可能有人会说,老子说和光同尘,显得怪癖,不太对啊,难道老子还能说错吗?老子说的话当然不错,那是更高的境界,已经多频段,甚至全频段了,无往而不适,所以才有和光同尘的能力。因为占比少,所以在特定的时空,不见得有给你发挥作用的机会,只有当时空发生变化,机会才会到来。这也从能量共振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有大成就的人,大多有不被重用不被理解的经历,因为在其当下的时空环境中没有能够和其有效共振并让其发挥作用的个体存在。所以从财官看,能量高了命运不一定变好。但只从财官看命运太局限了,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出发,我这样定义命运,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一个能量体在特定时空中运行,期间的轨迹,以及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体本身的变化和能量体产生的作用。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能量变化了,命运是立刻就有改变,但什么时候体现在财官上,很难说,甚至不体现在财官上,也是可能的。
既然能量和命运的关系如此大,如何能够改变人的能量状态呢?首先我把能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有形的,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一个是无形的,我们可以粗略称之为精神或者灵魂。关于身体健康,我就不多说了,不是我擅长的方面。说到精神或者灵魂方面的能量变化,这就涉及到了维度和断舍离。
我把维度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认知,一个是境界,境界决定了无形能量的层次,而认知的积累推动境界的变化,同时境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认知。比如同样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高境界的人可以很快抓住要点,而境界低的人要用更多的时间,并且大部分时候即便用了更多时间,认知的方向却是错误的。
境界和认知决定你对能量的分配,如果你分配的对,流出去的能量能够形成正向循环,再回来的时候,能量是增加的,如果你分配的不对,流出去的能量形成的是负向循环,再回来的时候,能量减少了,甚至可能是很大的负值,对原有的能量总量和内部形态形成巨大冲击,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该舍该离的。正向的循环是能量的开源,断舍离,去掉负向循环就是能量的节流。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是境界和认知共同决定能量分配呢?从逻辑分析上已经清楚了,认知上明白了,该往哪里分配就往哪里分配,和境界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经常会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这种明知故犯的负向循环的能量消耗,其实特别常见,在情侣之间,在亲子之间。当我提到这两种关系,是不是大多数人已经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在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有没有经常想控制你,影响你的想法?影响你的决定?影响你的行为?于是你们之间冲突不断,能量消耗也很大。当你谈恋爱了,是不是经常觉得,对方怎么总是不懂你,对方……,于是你们经常争吵,不断相互消耗。当你为人父母了,是不是更是经常被气得发狂……。你又经常会说,我也知道这样没用,我也知道……,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们可以说你的认知够了,但你的境界不够,导致你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语言行为,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从更深层次来分析,其实是你的认知不够,知行合一,当认知足够的时候,推动执行是很自然的,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实践让认知变得更深刻,才能有最后的彻底领悟,彻底领悟之后,你自然不会和自己透彻的认知过不去,不只是语言行为的掌控,还包括情绪的控制,或者说不是控制,而是自然而然的做到。
维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能量层级,能量层级和维度决定你能做到哪个程度的断舍离,而断舍离又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推动能量层级的变化,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而维度中的认知,是基础,所以大人之学从格物开始,论语开篇就是学而,学习改变命运!
再说心理问题。抑郁是现在特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实从命名就可以看出和能量有很大关系。抑就是能量的低落,郁就是能量的流通不畅。因为能量不够,所以低落,因为能量不够,所以经常恐惧,当能量低落到一定程度,又会有间歇性的狂躁,因为大海表面再波涛汹涌,深处还是稳定的,但一碗水是随时可以倾覆的,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能量越少,越容易扰动。因为认知进入死胡同,能量的分配使用有严重问题,能量无法正常循环,所以困在过去出不来。
焦虑也是现在特别常见的心理问题,焦,把能量集中在一点或者少数几点,虑当然就是思考,但受维度的局限,又不能彻底思考清楚,导致整个能量系统的循环运转出现问题,让人陷入在对未来某些没有发生的担忧中出不来。不只是抑郁和焦虑,大部分心理问题,都可以在能量和维度上探讨,并且从这两个角度探讨,更容易解决问题。
命运也好,心理问题也罢,底层都是认知。当你学习的时候,能否正确理解,正确吸收,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你很努力的学习,很努力的积累,持续了很久,但依然难以驾驭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难驾驭自己的情绪,那么认知的方向可能就错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个人认为第一个明就是指认知的状态,你有了明的认知状态,才能发出明的作用,才能对“德”有正确的认识。这又回到了我最愿意探讨的教育问题上,怎样能在教育中让孩子更容易有明的认知状态,至少不去局限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这是一个大话题,私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