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未进行过快速阅读训练的人,阅读方式会偏向于逐字阅读,这个阅读方式也是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原因。
阅读速度慢除了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用时较长,还会有其他的影响,比如降低理解力、分散注意力。
降低理解力
逐字阅读会导致阅读速度慢,很好理解,那速度慢怎么还会降低理解呢?不应该是速度越慢,理解的越好吗?其实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误区。
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
当我们看到“一”,大脑会思考与一有关的信息;然后再看到“个”,大脑会继续搜索信息思考这个词的含义;然后再看到“红”,大脑进一步思考;再然后看到“苹”,大脑大概可以猜测是什么意思了,知道看到最后一个字“果”,大脑开始整合信息,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在眼睛识别文字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进行读取信息、进行运算的工作,并且还要随时记忆。如果是短短的几个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是一段长文字,等我们慢慢的看完了最后一个字,前面的内容很可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会大大的影响大脑进行理解记忆。
适合我们大脑的学习方式是整体性学习,也就是先了解整体的宏观架构,对学习内容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局部理解。
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整体架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分支的内容。
分散注意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拿起一本书想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阅读,可是不知不觉间思绪就飞走了,虽然眼睛还在盯着文字,脑袋已经开始开小差去想别的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的眼睛本身就不擅长捕捉静止的画面。我们器官的原始功能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躲避野兽或危险要随时准备逃跑或攻击,所以如果有晃动或者移动的物体,会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假如你正在做事,如果旁边在放电视,不多久我们的注意力就会电视画面吸引)
所以当我们面对密密麻麻静止的文字时,本身就是违反我们本性的事情。
另外有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每秒钟有意识处理的信息量约为126神经比特。而我们在阅读时,大脑每秒钟处理的信息量只有40个神经比特,所以大脑每秒还有约80多个的神经比特的空闲空间。
大脑是非常喜欢思考、想象的器官,当我们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阅读,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信息刺激,慢慢就会天马行空想些别的事,甚至在身体有些疲惫的时候,大脑会进入待机休眠状态,很快入睡。
这么说来,逐字慢速阅读就变成了催眠神器。
从这方面来说,当我们带着阅读目的快速阅读,给大脑足够的信息刺激,才能使注意力更好的专注在当前阅读的内容上。
明白了这些,大家是不是可以走出慢速阅读能提高理解的误区,在未来阅读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刻意提高下阅读速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