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超越自我,发展人格(一)
——2020-2021君子兰班上学期第14封信
亲爱的大、小君子们:
周末快乐!
难得的周末,今天天气不错,早上出去跑步的时候,看见西边天空还有明月高悬,小风清冷清冷的,不过跑一会儿就出汗了。跑完步拉伸的时候,看见小公园里的酢浆草上面有一层白霜,我想,如果在外面慢慢走,一定只有一个感觉:冷。看来,抵御寒冷最好的办法是动起来!小君子们在校期间每天跑步2.5公里左右,跑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周围景物在冬天的模样呢?
此刻,正值午后,阳光正暖。冬日的阳光,总会让人想起美好的事物,比如校园里的两排法国梧桐,每天在校园里穿行的时候会看到它们,前天还在九七教室里见到贴在墙上的一片梧桐树叶(我想,我们教室前面的许愿树也需要同学们贴上一片片叶子哦,在叶子上写下你新的目标,你最喜欢的名言,让许愿树重新焕发蓬勃生机,富有秋冬的缤纷色彩)。每天走在中心道上,会看到一片两片梧桐树叶蹁跹,落在脚下,那掌形的轮廓,那成熟的黄绿色,还有被风雨侵蚀出的一些洞痕,都让人不忍心踩上去。也因为这些落叶,给校园增添了多少冬日的诗意啊——看到它们,你会想起很多诗词句,什么“梧桐更兼细雨”,什么“缺月挂疏桐”,什么“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什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小君子们,每天抽出两分钟,欣赏欣赏我们身边的风景吧。美,其实不远。
1
这一周,很多小君子的关注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周四的第三次月考。昨天下午改完试卷,成绩也很快出来了。
每一次考试,都是在使我们反省某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这次考试也不例外。语文成绩这次整体都上去了,虽然没有统计,但我粗略对比一下,很多同学实现了期中前定下的目标呢,因为语文试卷并不难,同学们也复习得比较充分。我还记得期中考试后,面对分数,很多同学说不可能实现目标,因为目标定得太高了。你看,并非不可能,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给自己设了限,以为自己不能,从而不肯花更多气力——由此看来,很多时候的“我不能”,其实就是不想进步的借口吧。
挑战不可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你能做到的,因为你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能量大得很呢,想想青春期的孙悟空,能大闹天宫,小君子们将能量用在学习上,效果会怎样呢?立竿见影!
当然,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几位同学的语文分数比较低。面对成绩,自责和愧疚或沮丧或怨天尤人都是没用的,我们可以借助试卷反思哪些知识点没有充分强化,没有真正理解,是阅读还是写作能力需要提升——找准发力点,才能精准发力,精准提升成绩,对吗?所以,老师不会责怪任何一位同学,毛主席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的是中考的优秀成绩!
昨天早上因为去二高改卷,所以早饭后辅导和上课都没法分身进行,不过给大家布置了任务。我们计划在“《水浒》故事会”和“《水浒》共读”之后,再来个尾声:“《水浒》人物评”,因为在故事会和共读的时候,我们只是聚焦到《水浒》的五个人物身上,《水浒》里还有那么多光彩照人风格迥异的人物呢,真不想让大家错过他们!
“《水浒》人物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周五课堂和周末,同学们写作周记,内容是介绍和评论《水浒》里的一个人物(除了我们讨论过的五个好汉)。二、下周一晚自习,小组分享洲际内容,选出最佳,然后集体润色修改。三、下周三晚自习,优秀代表班内演讲分享。
就让我们用这种方式给《水浒》共读留下尾声,期待大家的精彩佳作和精彩表现哦!
2
十一月的书信,我们一直在聊阅读,聊阅读的意义,阅读的原则和阅读时间的问题。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
阅读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有哪些意义呢?
阅读,能助力学习。大量的阅读,会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会让你在读教材做试卷时,迅速而准确地把握题意,对各科学习都有好处;广泛而深远的阅读,构建学习的智力背景,智力背景越广阔,学习越轻松;对某些方面知识的阅读,相当于补充学习所需资料,就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第二套大纲”,“第二套大纲”越丰富,理解新知识越容易。
阅读,能为梦想奠基。“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这是比尔盖茨曾说过的一句话。确实,能把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结合在一起,每天“沉迷”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中,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读书,能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书中,你可以间接地接触各种职业,在阅读中了解其他人并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这样在阅读的同时,你就会不自觉地对照自己,发现什么职业更适合自己,自己最为喜欢。阅读不仅滋生梦想,实现这种梦想的能力,也通常只有通过阅读来获得。所谓读书改变命运,尤其在这样一个智识时代,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命运议价的能力,往往来自于阅读,来自于从阅读中一点点积蓄的力量。
阅读,能塑造健全人格。初中阶段正是你形成稳定的人格的时候,你会养成怎样的性格,形成什么样的品格,家庭熏陶很重要,然后就是阅读的影响了。而阅读名人传记,则会对你的人格形成产生有益的影响,比如政治方面的《林肯传》、《罗斯福传》,文学家传记如《名人传》、《苏东坡传》,当代名人传记如《比尔盖茨传》、《爱因斯坦传》等,这些名人伟人身上的卓越品质,会给你的人格以深刻的影响,你在阅读中碰到一位气质上与他相近的名人伟人,那么这本书对你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更何况,那么多古今中外小说,塑造那么多人物形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受着他们的良好熏陶。
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与大城市孩子相比,我们的各种文化条件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阅读,是缩减差距的重要途径!与大家分享教育经典书《朗读手册》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既然阅读如此重要,我们该读哪些书呢?建议同学们阅读的时候遵循三个原则:高趣味,大容量,结构合理。
高趣味。远离垃圾图书,远离低级趣味的阅读。中国古代有个词评家叫严羽的,曾说过一句话: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我们要注重书籍的品质。。
大容量。就是要尽可能的丰富,包括数量上的和种类上的丰富。数量上,我倡导海量阅读,尽力弥补小学阶段读书太少的缺憾,世界上有那么多好书等着大家用目光吻醒!种类上,建议大家不要只看喜欢的类别,博览群书。
结构合理。在饮食上,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营养搭配合理;在阅读上,我们也要建立一个合理的阅读结构,构筑合宜的大脑。也就是说,不仅要兴趣出发选择要阅读的书籍,还要兼顾到学习,读一些能创建智力背景的书籍,或者叫学习上的第二套大纲图书,还要有丰富精神生活的读物,读那些能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的图书,拓宽知识面的科普、人文类书籍阅读等等,把握合适的比例,避免精神发育不良。
关于阅读时间,我的建议是:抓住日常零碎时间,用好周末整块时间,珍惜假期阅读时光。阅读时间从哪里来?从零碎中来,从自我管理中来,从玩与读的取舍中来,从对时间的珍惜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中写道:“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教师如此,学生也是如此。阅读,然后知不足,促使人努力学习;学习,然后知困,进而更主动阅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踏上阅读之路,相信阅读的力量,坚持深广阅读。阅读这一持续的行为,会使我们的学业之路延伸更远,会引领我们走向更远更美好的远方!
3
小君子们,我们的晨诵,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君子兰班人格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一方面学习知识,训练学科思维,提高学习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善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校训“学会做人,自强不息”传达的意思吧。
我们教室后墙上,早就挂上了君子兰班人格发展图谱,这张图谱是依据干国祥老师的设计制作出来的,它融合了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总结的人生四境界、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人格六阶段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语文课上、晨诵和共读的时候,我们经常联系这张人格发展图谱来讨论,但是一直没有给小君子们细致解读过。所以12月的书信,我们就聚焦这张图谱,理解其内涵,联系我们熟知的作品中和历史中的人物,还有自己,用图谱来反思、对照,发展和完善我们的人格,提升人格境界。
这封信,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
百度百科中对“境界”是这样定义的: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即修为,人生感悟。冯友兰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我们就拿上学这件事来说吧,不同的人对上学的意义理解真的不相同:有的同学是父母要我上学我就一级一级地上了,有的同学是看别人上我也上了,有的同学是为了与同学在一起玩,有的同学则是享受上学学习的乐趣,有的是想通过上学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有的同学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冯友兰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什么是自然境界?冯友兰说,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其实我并不完全赞同冯友兰的观点,因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小孩子做事学习,也是遵循意义先行的原则,即使模仿也是有目的的模仿,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几乎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只要是一个社会人,其境界就不会一直停留在自然境界,这就是我们图谱上八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放在一起的原因。
什么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我们可以这么说,人个人做事掺杂有功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功利境界。我们小时候为了不被惩罚而遵守纪律,而得到小红花而学习,就是处在这一层次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写这句话的人,把这句话当做至理名言的人,就是活在功利境界,他们不是享受学习的乐趣,而是为了将来凭借学习挣到大钱找到美女。我做一件好事,不仅仅为了帮助别人,更希望借这件好事出名,带来更多名利的好处,这也是活在功利境界。《儒林外史》里50多岁还在执着参加科举考试的范进,其实就在这一境界里。你还记得《水浒传》共读时,我们讨论的武松故事里的何九叔,他也是如此。
4
很多人,大部分时候,是停留在功利境界这一层的。但是在有些时候,他的境界会因某件事某个场景得到升华,超越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甚至抵达天地境界。
什么是道德境界?冯友兰认为,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本书里,秦大奶奶不愿意交出她的土地,村里在这块地上建了学校,她千方百计捣乱,这时候她的境界就是功利境界。但是后来她救了女孩乔乔,最后为了生产队的一根南瓜而死,她的境界就已经升华到了道德境界。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维克多·雨果的小说《九三年》里,侯爵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三个孩子的生命的举动,也让他的人格瞬间得到升华。
什么是天地境界呢?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我想,这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比如宗教的创始人,比如神话里的如来等。
冯友兰认为,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小君子们,我觉得这世界上很多人是可以达到道德境界的,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即使在监狱里也不断用自己的才智为狱友谋福利,最后将监狱长送进监狱的银行家安迪;我们七年级学过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那个默默种树的男人,凭一己之力,为很多人建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历史上人物,比如这学期我们了解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不也是如此吗?同学们也可以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5
小君子们,我们学习,我们阅读,我们参与何种活动,在这些过程当中,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人生境界也得以提升,超越环境的限制,让生命不断超越自我,朝向卓越,发展和完善人格。
推荐大家有时间看电影《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我是十年前看的了,我们没有时间共同观看了,就在这里介绍一下剧情梗概吧。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小君子们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剧情梗概,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观看电影,你会看到超越剧情的更深刻的主题。这里有三个问题帮助大家思考:1.辛德勒原本是一个奸商,是什么使他发生了改变?2.辛德勒死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纪念他?3.辛德勒原本处在哪种人生境界?后来呢?
好了,这封信就到这里了,祝我们大家在努力学习与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你们的,王老师
20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