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有效管理是把握重点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这句名言出自德国诗人歌德先生,为了更好的让我们理解并践行这一观点,柯维教授在一开始,让我们写出1.在你目前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个人生活得到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2.在你目前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工作局面得到改观,但是你没有去做?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习惯三的学习。
习惯三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习惯一告诉我们:我是创造者,我掌控自己的人生。习惯二是关于第一次的创造或者智力上的创造的习惯,其基本原则基础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习惯三是关于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是对前面两个习惯的实现,执行和自然流露。
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是。领导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最重要;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重要的事务优先安排。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教授将时间管理理论分为四代
第一代理论着重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和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第三代理论就是目前正流行,讲究优先顺序的观念。
第四代就理论与以往理论截然不同,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实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为了更详细的阐释第四代的管理方法的重点,从本质上教授又对时间的使用方式分为了四种。第一类事物既紧急有重要,需要立即处理。第二类事物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人人都知道很重要的事,却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第三类事物与第四类事物既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也纷纷列举了生活中偏向每一类事物的人的结果。有些人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第三第四类,可以说明他们过的是一种不负责的生活。偏向第一类事物人们会消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觉得自己整天都在处理危机,满脑子都是问题。而偏向第二类事物的人,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上,完成这次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即以20%的活动取得80%的成果。
管理第二类事务成为生活中心的有效工具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和谐一致(个人的理想与使命、角色、工作重心与计划、欲望与自制之间,应和谐一致。)
2、平衡功能。家庭、个人、健康。
3、围绕中心。就事情本身的重要性来安排事情。
4、以人为本。
5、灵活变通。
6、便于携带。
个人管理四个步骤: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
接下来就是强调付诸行动:
1、找出一项你忽略的第二类事务,这件事对你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
2、画出一个时间管理的矩阵,按照百分比将你的时间分配给每一类事务,然后再以15分钟为计时单位连续记录三天自己的情况,对照一下,有没有出入。
3、将你认为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事情列在一张纸上,学会授权。
4、计划你下周的活动,角色——目标——计划——评估。
5、承诺每周制定一个周计划,并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专门做这件事情。
总之不管是任何习惯,秉持一定的原则,必须投入真正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