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day138】文|张七
这周读了《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挺难读的,不容易理解,甚至有点枯燥。然后听了读书会小伙伴的分享,才勉强读懂一些,就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1.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能被大自然选择的对象一定要稳定,这样大自然才有足够的时间在它和它的竞争者之间挑选出一个赢家。
家和万事兴,小到一个家族,大到一个国家,如果一直都是稳定和谐的状态,那么这个家族,这个国家都可以长久地在竞争中屹立不倒。
我们身体内的基因就是在不断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所有才有了今天独一无二的我们。好好爱惜自己吧,因为我们都是大自然最优秀的作品。
2.人性本自私,先考虑自己,再考虑他人
这本书让我对自私的理解宽泛很多,深刻很多。相信人性自私是真理,每一种付出都是出于有需求,唯有获得利益,权衡后觉得划算,人才会去付出。
做一个斤斤计较者,付出的同时也要计较获得;自己获得之后,也要考虑对方的收益,这就是共赢。只有共赢,才能保证共生关系持久和谐。
这一点,让我想到《我家那闺女》中,papi酱的排位。她把自己排在第一位,然后是伴侣、孩子、父母。为这个事,网上热议不断。
有人说怎么能把自己放在第一,这太自私。有人说,应该把自己放在第一,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把别人照顾得再好,没了自我又有什么乐趣。
在这里,我就不争论了。只是觉得书中所说有点道理,人性自私是真理。一个人如果都不想着自己,不把自己照顾好,总想着他人,那太累,也活得太憋屈了。
3.优胜劣汰,相互制衡
从遗传学上看,母亲同每个子女的亲缘关系都是一样的,因此,应该对子女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但是,任何母体在一生中能够用来对子女的投资是有一定总量的。
自私而又聪明的基因有着自己的判断,它们会选择最优的方式去让自己的子女得以存活。
作者为此举了一个例子,女人的“停经”现象。乍一看,女人要一辈子不停地生儿育女,基因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兴旺。
但是到了一定年龄,她每个孩子活到成年的机会比她孙子孙女活到成年的一半机会还小。
这时,选择将剩余的资源投资孙子孙女而不是儿女的基因就会兴旺起来,就出现了“停经”。
4.一点不是小结的小结
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枯燥,但也值得一读。关于这本书的标题,误解的人颇多,如果你没看过书中的内容,那么你对“自私”一词的印象绝对是人类道德意义上的自私。
但是,这里的自私指的是基因层面的自私,它的含义是:基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生存机会。
事实上,个体的行为本质上是由基因控制的。我们的身体、大脑以及神经系统都是由基因控制建造的,基因正是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对生存机器的行为施加最终影响。因此基因是策略制定者,而生存机器只是执行者。
好了,感兴趣就去读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