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养生?《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道出了养生的真谛:
皇帝问天失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令时之人,其知道者,化于阴阳和余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不度百岁乃去。历史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长,醉以入房,以欲皆奇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顾白半而衰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皇帝问岐伯: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由于时代不同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会养生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决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家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
如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内心平和自在,不太多贪嗔痴欲诸想,所以能够阴阳平衡,形神俱旺,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更能无疾而终。
现在的人就不一样了,把酒当水,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欲望很多,争强好胜,殚精竭虑;因姿情纵欲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是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驾奴情绪,不懂得养生之道,自然之道,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从而随心所欲,放纵自己。不能很好的自我约束,起居作息毫无规律,你自然而生存,把本来非常简单的生命过度的复杂 ,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生动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手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许安定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
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的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便生有可养,生有所得。
因而任何不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的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这符合养生之道,祛病之道。
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这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无来处。
想要获得健康的身体,自在的内心,首先要明白因果,调养身心,祛除不良的习惯。这是因,从而得到健康的身心就是果。
中医养生分为“养神”和“养形”两大部分,想要身心身心并治,必须要“形神兼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