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何而不同。
---题记
最近团队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关于管理方面的观点分歧,站在个人的立场,都可以理解,但是若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来讲,我们教育人也应该与时俱进。作为团队管理者,教育发展的前沿理论必须要知晓并要认真贯彻落实执行的。然而在我们的执行过程中,个别成员并不知晓教育前沿信息,没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依然我行我素地按照20TH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或指导信息技术时代原住民的教育问题,我想,这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忌。
乐学善思明理笃行是团队为实现共同愿景的不二法宝。虽然“十个手指不一样长”“术业有专攻”,若是不懂,且不属于你的管辖范畴,其实大可不必让自己的短板或缺陷暴露在他人面前,若是很想跨界发展,那可要挤时间,花心思,耗精力去认真学习、内化、实操,并从其中学会“理论-实践-理论”框架里,发现实操过程中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地立足现实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与复盘,能够生成适合自己校情的有效管理经验,指导我们的管理,提升效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突然感觉“没文化真可怕,没常识同样可怕”。面对如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作为教育人,其实我们也要用匠人之心在耕耘教育的一亩三分地,因为我们也是艺术家,是用躬耕之心来育人修己“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 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若是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心得,是很难驾驭如今的“教育数字化”,指导并助益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
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自我成长,才不会偏离前行的方向。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瞬息万变,人才的需求在变,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从“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迭代更新,到现在的AI,ChatGPT,Claude等都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的升级发展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管理的APP都只是为教育教学过程监管服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数据的呈现里,快速精准地对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高效处理,缩短问题解决时长,提升问题解决的效能。
发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结果的应用则是破解和整改问题的密码。利用数据指导结果应用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主要包括识别数据指向的目标、收集数据、数据分析以及结果应用并改进工作。我们在管理或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伴随性数据的采集,适时地进行监管和深度分析,会对我们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细致入微的了解和评估,并在此数据的指导下,改进或优化解决策略,这就需要能够在解读数据之后更有效地应用数据来进行规则的再制订与升级,教育流程的再造,那如何才能最大效应地发挥数据的效能呢?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精准对标。在开始使用数据指导决策之前,首先要明确数据指向的目标,有助于精准数据需求和指向,通过与团队成员、利益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数据指向的目标符合团队发展的共同愿景。
采集数据。根据数据指向目标,收集相关数据,他们有不同领域的数据源,只有确保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能形成正确或所需要达到的结论和决策。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使用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和技术开展诸如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工具或数据挖掘技术等工作。
数据分析。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如统计分析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问题的方式,了解数据背后真正含义。最直观的方式是根据需要,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直观,简单且清晰,如制作图表、报告等,便于团队能更容易更高效地理解和传达分析结果。
结果应用。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数据指向目标的达成情况,识别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为目的,将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与团队成员分享,让他们了解现状,找到问题解决的路径,达成更好的效果,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
其实,教育数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要素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功能提升的过程。它包括实现教育环境、教学过程、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与师生素养的数字化转型。因此,要更好地成为促进教育创新发展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教育人一定要身体力行地热爱学习,在新的虚实融合空间层面连接与重构教育要素,实现教育资源供给结构、教育治理结构、师资配置结构、课程与教学组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结构动力,支撑构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为了能够让团队间爆出的问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我重新反刍了最近的培训学习,让自己也科普了一些教育发展新动向。我始终相信教育人的一滴水与汪洋大海的链接必然,若不想被时代淘汰,还真得需要花时间去了解未来世界的模样,勇敢走在时代前沿,方能不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