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好几次,很迫切的想提前写写这一年的遭遇及成长,可能是因为过的太痛苦了,想找些宣泄口。
上一次感觉如此艰难度日的年份,是在2015,那一年度过了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半年,空怀壮志,辗转飘零;找到工作后两个月,又倏然和故友分手,四年相伴同行,随一声火车声呜咽而去。
今年和那一年不太一样的是,大抵都扛得住,可能是年纪大了。没人看得出我情绪有过波动。
先说今年做了些什么
摘一段年初写的日记,今年前行路径从中可窥一斑。
“过去的24年里,我的成长满是父母的烙印,而未来的几十年会成为什么样子,则基本是我的自我锻造和选择的结果。选择做个油腻中年人,再过几年,就是酒桌旁大腹便便的大叔,选择自律,则可能日益进步,成为不曾做到的样子。
………
………
我过去年轻的那20年里,对生活并无追求。事事都不挑剔,也不讲究。不会想明天要穿什么,不会想要做什么。总有一种阿Q精神支撑着我枉顾社会客观规则。总觉得那些有种种优点的人,一句那有什么就过去了。
时间稍纵即逝,现在我好歹知道了,当你在寂寞的时光里,会谈吉他的人一定比只会看电视的人,更能抒发感情;在你呼吸空气的每一分钟,长的好看的那个人,总能拥有更多美好体验;坐下来闲谈,满腹经纶的人熠熠发光;站起来运动,技巧扎实的人获得喝彩。凡此种种,每一项均需付出大量努力。不是躺在床上罔论“那有什么了不起”所能至之。
长期规划上来说:未来的3-5年内,工作可能就是我的全部,如果时间证明我有坚毅的品性和高远的追求,那可能会在更久的几十年里,工作依然是绝大部分。
在工作的空余里,努力生活,不限方向,有峰就攀;有梦就追而已。”
所以今年学了吉他,放假就打球,培养了一些习惯,再加上工作上面临各色挑战。
看起来很充实,实则不然。过于高估自己的意志力,精力分散在一堆事情上,最终导致每个事情做起来都没效率;每天下班回家瘫在床上,勉强起身弹两下吉他,这里消耗的精力又影响到第二天工作。
痛苦在哪里
有一个事情能让我情绪有大幅的波动。
但不想说。郁结于心的故事,说不出口,有时候也想不懂为什么这么纠结。
故事说不出口,其实就没什么好写下去的了,毕竟缺了事实,我们很难沟通,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只需要知道我曾经有过辗转反侧的夜晚,有过梦中惊醒的煎熬,有一个虽然痛苦却也一直在试图战胜自我的过程即可。
我后来在想为什么人心里会有痛苦的情绪。
不过求之不得四字而已。
略微分割,引申到下个话题。
就以我而言,渴望能有所成就,如果每天平庸度日,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谈笑风生,自然痛苦。
以我同学而言,有感情顺遂,追求金钱而不得的,有工资很高,追求更自由生活而不可得的。
有很多在我眼里看来混的很好,非常羡慕的同学,聊一聊,发现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痛苦,大家都有求而不得的东西,反而是没什么想法的人过的最开心。
我喜欢毛不易的《消愁》,我尤其喜欢前两句:
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
这梦和想多沉重。
转眼毕业三年,时光白驹过隙并无踪影,我总怕原地踏步一无所得。
满腹心事,可以讲出来的十之二三。在睡觉前胡思乱想的那一个小时,才知道前行路上,总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