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注道德经述成·德经·第七十三章

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王弼:必不得其死也。

原成:敢者未必死,亦可活也。

勇于不敢则活。

王弼:必齐命也。

原成:齐命,活到寿禄。不敢者未必活,亦可杀也。

按王氏的注释来看,王氏并没有按“勇于敢者或杀或活,勇于不敢者或活或杀。”来理解。

此两者,或利或害。

王弼:俱勇而所施者异,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

原成:无论哪种勇,皆有杀有活,非谓敢必杀、不敢必活也。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王弼:孰,谁也。言谁能知天意邪?其唯圣人也。夫圣人之明,犹难于勇敢,况无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故曰“犹难之”也。

原成:何种情况杀,何种情况活,圣人犹难解也。

其实老子此处用的是设问,老子给出了答案。凡是善用、善应、善谋、自来,此四善者皆“活”。非此四善者,虽能有一时之快,终逃不了“杀”的命运。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王弼: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成: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兹垣之。

老子此言胜负非争而能得之也,乃自然而然之胜负也,无人为之干预也。

不言而善应,

王弼:顺则吉,逆则凶,不言而善应也。

原成:言,问也。应,答也。不干预却善于约束。

老子此言非人为之应答也,乃自然而然之就应答也,无人为之干预也。

不召而自来,

王弼:处下则物自归。

原成: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故曰是非同门,善恶同根。

老子此言天下之物有着自然而然的样子,而人为之干预的样子是不可以长久的。

繟然而善谋。

王弼:垂象而见吉凶,先事而设诚,安而不忘危,未兆而谋之,故曰“繟然而善谋”也。

原成:“无”之运动结果必通过“有”之运动呈现出来。故曰阳谋。善谋者,阳谋也。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老子此言计划的实施,亦应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为干预是不可能成功的,也就称不上“善谋”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原成:不争竞一物为已身之形而物无逃于其约束。凡物运动超过烈度限制必有结果产生。

老子此言天下之物皆是自然而然之产物,非人为之产物。将意志赋予天下之物,则天下之物必亡矣。虽偶有一时之快意,终难免亡之命运。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