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一群人,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里无条件地附和父母的建议,可以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埋怨父母,但是别人为自己选的人生怎么可能像自己选的那样让自己充满热情呢?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无条件附和别人”就是对自我的压抑。你有自己的喜好、观点,却因为种种原因从不说出口,这是你对自己主见的压抑。你完全有能力光芒四射地展示自己,却选择了默默无闻,这是你对自己锋芒的压抑。
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就意味着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如果你在工作上发表了自己的主见,就意味着你必须有能力把它做出来,而且效果还要好。如果你在聚会中说出自己想吃什么的意愿,就要承担这道菜不好吃的风险。这种行为模式虽然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讨好型的人的压力感,让你得以暂时逃避责任,但是却在现实中创造了巨大的困难。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当你通过不负责任来缓解压力感的时候,热情、成就这些美好的东西就与你渐行渐远。
不想为自己生活负责任的那个小孩子,是时候开始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