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一件事情,能不能产出成果、产生效果,不在于你有没有做这件事,也不在于你有没有做完这件事,而在于你做这件事的投入度。
投入度越高,效果越好。
为了让大家设立一个高标准,提高投入度:建设性地阅读/看电影。
每个人的自我建设方式不同,我相信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深度自学3遍法。
3遍法,顾名思义,就是进行至少3遍,比如:一本书,读3遍;一部电影,看3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3遍,并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这3遍的学习目的与细节处理的方式和程度完全不一样。
我们以看一本小说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1.第一遍,娱乐性地看内容
这一遍的主要学习目的是观赏和兴趣。
你可以用一个观众的角度,去欣赏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感受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想象,脑补画面,得到精神上的快感。
其实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平常的看书方式:看完一遍,放到一边。
2.第二遍,把握作品传递的观点(有什么样的呐喊和呼唤)
如何把握呢?最简捷的方式是:提问。
在第二次读小说的时候,带着问题和思考来阅读。
(1)作者提到的哪些观点(哪些方面)是我已经知道的?
(2)作者提到的哪些观点(哪些方面)是我不知道的?
(3) 作者哪些观点我特别认同?关于这些观点我有过什么经验?
(4)作者哪些观点我不太认同?为什么?
(5)作者提到的观点,对我有什么启发?
(6)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些观点的呢?
(7)对于作者阐述的主题,我还有什么补充?
第一遍读文章看到的是内容,第二遍读的时候你要特别留意观点。因为,你对观点的认知能力,直接决定了你阅读的层次。
对阅读的主张是:比内容更重要的,是观点。
因为好内容总是不缺,缺的是好观点。其实看戏也是,听课亦然。
提问即觉察,请带着以上的问题去阅读,带着观察和思考来生活吧!
3.第三遍,打开戏精模式,转换角度
我们把能够了解对方立场和需求、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人,称为有同理心的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阅读的时候,采用的是读者视角。在前两遍阅读时,我们也是以读者的角度去观赏和领悟。第三遍,我们就转换一个角度,看看有什么新发现,那就是创作者视角。
你可以打开你的戏精模式,开始转换视角,不要再扮演读者了,这时候,去扮演一位作者。
而打开戏精模式的最佳方法,就是假设。
通过假设,你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角度,而这个角度,将会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用作者的角度去看作者,我们从这一点出发,继续提问:
(1)假如我是作者,我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假如我是作者,我为什么这样谋篇布局呢?
(3)假如我是作者,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察呢?
(4)假如我是作者,我为什么会用这个词进行表达,而不是另一个?
如果你学会以这样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你会发现,你的思维会和原作者的思维慢慢重合,你慢慢就会真正拥有对作品的同理心,也必然会对作品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为什么要换角度呢?因为哪怕是同一个魔术,在观众看来,和在魔术师看来,是完全不同的。
你习惯的角度会让你产生惰性,光是换一个角度,就能让你成长了。换角度能让你看到一个东西的不同侧面。
看到不同,这不就是最好的学习吗?
4.更进一步的两个方法
更进一步的第一种方法,是举一反三。你要善于把深度自学3遍法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
为了让你更好地“举一反三”,我先总结一下3遍法的本质:
第一遍,看内容。
第二遍,看观点(重点)。
第三遍,换角度(角色)。
深度自学3遍法在任何领域的学习上,或在成长上,都普遍适用。但更重要的是,不拘泥于形式,领会精神,突破“3遍”本身的舒适区,才能不断把自己向前推进。
所以,更进一步的第二个方法,是继续增加遍数。
增加重复的次数,永远是提高投入度的最简捷方式。
当然,当你看一本书的时候,重复还不仅仅意味着单调重复。随着遍数增加,要增进的,还有学习目的。关键是:争取每一遍,都能学到不同的东西。
投入度,归根结底,是一个你愿不愿意做的问题。
把3遍变成6遍,最大化自己的学习效果。持续提高投入度,让你的深度自学能力,成为你无可替代的竞争力。
记我一句口诀:把你原来学习的终点,变为学习的起点。认知是起跑线,执行是过程,只有认知正确,马上执行,才能获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