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让课堂说话》
书摘: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呢?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上说: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十分明确地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界定。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利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来与他人交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见闻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课文作者的表达特点,并学习体悟,模仿练习,才能将其转化成自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关注课文内容,只在内容分析上用力,就会造成学生知道了作者写了什么,而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如此,就会妨碍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