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相逢
广东省熊幸老师在她的《转身,从遇见王君老师开始》一文开头这样写到:“如果没有遇见王君老师,也许我就一辈子做一个安于现状的教书匠了。”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身上更恰如其分。
年过不惑的我,在初中语文讲台摸滚打爬二十余载,每年从头到尾固守“讲、练、考、评”应试教学法,尽管教学成绩一直不错,我也老早顺利晋升中高职称,但这样乏味的生活让自己乏味不已,让学生疲惫不堪。我想让我的课堂精彩一些,我想让我的教学更受学生喜欢,我想让今后不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活着就要影响世界”,我做不到,但,更好的影响学生,影响我身边的人,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做什么?怎么做?我思索,我苦闷,我彷徨……难道,就这样安于现状活下去?
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浏览郾城年轻名师潘淑亚老师的博客时链接到了王君老师的博客!很快,我的心被王君老师的文字击中,仿佛久旱遇到甘霖,又如他乡遇见故知。一向坐井观天的我一下子看到了无垠的天宇,壮阔的海洋,广袤的草原,又让我觉得找到了自己寻觅已久的家,心灵的栖息地。我的眼前顿时豁然明朗,我的世界仿佛春暖花开!
从那之后,我每天都如饥似渴地拜读着王君老师的博文,用心咀嚼她的文字,从阅读研究“听王君聊课”到写作研究“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从班主任论“班主任工作闲聊”到专业成长“修炼一颗好的心”,还有“向我的天空致敬”、“站着教书”等等栏目,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时而让我拍手称快,时而让我凝神静思,原来语文可以这样教,教得这样风生水起;原来语文老师可以这样当,当得这样快意淋漓!“阅读王君,就是体会一种真纯和热忱;就是唤醒一种感受能力;就是要让自己时时明白,教书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让你的生命呼啦啦燃烧得彻彻底底,通透淋漓,然后感到活着的快乐”。而自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学会修炼自己的心,让自己在这个功利、浮躁的现实社会守住心灵的宁静,在万丈红尘中听见自己的心跳,从此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语文教育和班主任工作。
从此,王君老师在我的心里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我也经常通过图片、视频看到这位语文湿地里的青春女神,她的教学设计,她的精巧构思,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举手投足,让我近乎疯狂地迷恋。能坐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听她讲课,近距离感受青春女神的风采,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去年四月,从中语参刘晖老师那里我知道王君老师要在“520”这天来许昌“全国中学语文同课异构研究会”现场作课。许昌?这么近?这是见到王君老师最好的机会啊!我一定要前去。可是,就在我已经设计好怎样与王君老师合影留念甚至拥抱时,我的母亲突然重病住院,没过几天,父亲也病倒了!许昌会议错过了,语文湿地宜昌年会也错过了。整整一年,我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侍候父母上面。见到青春女神,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梦想。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美丽的相逢。又是人间四月天,就在父母都已可以生活自理的时候,刘晖老师在微信平台发出全国第二届“同课异构研究会”5月13、14日在信阳举行的通告,最吸引我的是,王君老师要来!这次不会再错过,没有丝毫迟疑,毫不犹豫的报名!
日思夜盼,终于到了“信阳会议”的日子!第一天姜兴亮老师、李蕾老师的同课异构《紫藤萝瀑布》、陈晓晖老师、谢明尧老师的同课异构《变色龙》固然精彩,著名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和报告更是赢得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但我知道,这次盛会真正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王君老师!
来了!来了!在万众翘首期盼中,在掌声与欢呼声中,一袭红袍、满面笑容的王君老师登上了讲台!这就是王君,这就是青春女神!
王君老师带给人们的第一节课是《木兰诗》。她如一只灵动的黄莺,带着孩子们时而分组朗读,时而轮读,错落读,添加相应内容的读,对比读,创造文本读……王君老师把诗歌的朗读演绎到了极致,孩子们也读得如痴如醉。满场听课老师更是无不微笑,默叹,听得入神,以为妙绝。
正当我感叹《木兰诗》原来还可以这样诵读时,接下来王君老师表现出的深厚文学素养更是让我叹服。她把历代文学女性形象从《诗经》到《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甚至引入电视剧《大唐荣耀》的屠安将军,分析女性文学形象的扭曲和性别困境。这样的语文课,对学生的喜爱语文进而喜欢文学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王君老师说,她每天早上四点就坚持起床读书和写作。长年累月的坚持,课堂上才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学底蕴。
最让我佩服的,是王君老师对木兰形象解读的角度竟然如此新颖。她把矛盾分析法引入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扣“矛盾”展开,尤其是在分析形象时,用“木兰不仅是国家的壮士,木兰还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女人,她是一个……,从‘……’中,我仿佛看见……”的句式,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木兰的形象,边引导边诵读,然后归结出木兰形象的“越矛盾越和谐”的特点。她引导学生找到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字——“我”,“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还木兰以“自我”面目,让学生理解,木兰不仅仅是个女英雄,而且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女人。这样不仅引导学生找到了木兰这个“我”,而且让学生明白了在这个世上,我们要承担更多责任,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社会,对同伴,但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自己。“教法就是活法,文本解读的背后是生命的成长。”在这样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激活,课堂表现非常精彩,听课老师也把阵阵掌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
课间休息时,听课老师纷纷涌上讲台,争相与王君老师合影。一向低调拘谨的我跟语文湿地的秦勤老师、孙秋备老师也挤过去,与心目中的青春女神合影留念。
因仰慕而来,怀敬意而去。归来这几天,我一直都在回味与王君老师美丽的相逢。这次信阳之行,虽然没有登鸡公山,游南湾湖,品毛尖茶,但是,能坐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听她的课,近距离感受青春女神的风采,经历一番灵魂的洗礼,让自己走在正确的成长之路上,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