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个礼拜的业余时间听完山东示范大学孙书文老师讲授的《走进文学》18节慕课后,心里有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踏实感、成就感。看着密密麻麻记录的52页听课笔记,几许欢喜,几许欣慰,几许勉励,一齐袭上心头。走进文学,亲近文学,接受文学,浸染文学,在文学的道路上,养的是浩然正气,塑的是高尚人格,提高的是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文学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绝佳方式,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读书,把现实中一些有意义、值得欣赏的东西用美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提高你的修养,丰沛你的情感,陶冶你的情操。因为文学的亲近,灵魂世界不再苍白干瘪,现实生活不再孤独寂寞。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相聚,熏染了无数重逢。孙书文老师从《文学是什么?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引言导论开始,娓娓而谈,分18个小节讲了文学形态、文学生成以及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三大内容。文学形态里又细讲了文学语言、文学风格、文学境界、文学界定等内容。文学生成中具体讲了文学发展、文学想象、文学天赋等内容。文学批评中重点讲了不离具体的文学作品、树立自己的文学观以及理论学习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等重点内容。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的是人对社会、对生命的感悟。文学即人学,走进文学,亲近文学,即是开拓人生,提升境界。阅读文学作品是人与书的交流对话和心理感应,是人与书中人物的精神契合和情感融合,对读者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和深刻影响,这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经常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与书中优秀人物经常隔空交流,自己也会变得优秀,与高尚的人物形象为伍,自己也会变得高尚。经常畅游在文学的海洋里,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你便深化了认知,陶冶了情操,健全了人格,升华了思想,即使你粗缯大布走天涯,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代数字化多媒体时代,人们偏向于碎片化阅读或者重视影视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们各有各的好处,个人的阅读爱好因人而异,而我个人感觉还是读书好。书中的文学是抽象和含蓄的,因为它通过文字传递哲学、人性与情趣。而影视是具体的、直观的,目不暇接的镜头弱化了观众的想象和回味。譬如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主题是孤独的永恒笼罩。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存在的终极困境,以及对抗孤独、寻找归属和爱的永恒渴望,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创造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世界,小说里的每个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体验着孤独,这种孤独不仅仅是个体的孤独,还体现了整个社会、文化甚至是人类命运的孤独。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存在着孤独感,人生在世,孤独会伴随一生,人会试图逃离孤独,却往往在追求中更加孤独,无论你是知识的孤独者、愚昧的孤独者、理性的孤独者,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是高层还是底层,或者是不同的年龄段,当你孑然一身孤独寂寞的时候,翻一翻《百年孤独》,兴许,它能治愈你的内心,让你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或许让你的灵魂变得平静安详。就像小说主人公布恩迪亚,他的孤独源自对知识的无尽追求和对智慧的孜孜以求,他的心灵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孤独前行、踽踽而行,因为他发现自己所追寻的,是无法与他人共享的快乐。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他的想象力超越了自然的边界,使他走上一段孤独的旅程。譬如他痴迷于星辰,闭门不出地观察夜空,他对炼金术也充满好奇,最终得到的是一团没用的废金属,布恩迪亚的孤独就是一种先知的孤独,是一种在认知边界上徘徊的孤独。
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每个人的所思所想单凭文字是不能完全写出来的,要借助一定的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象表达出来,譬如像美国文学家和思想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这也是一部不错的治愈人心的文学作品。梭罗在1845年到1847年的两年多时间里,离开喧嚣浮躁的城市,来到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畔的丛林里独居,并写下这本书。《瓦尔登湖》呈现了瓦尔登湖畔山野的自然美丽风风光,书中娓娓道来的自给自足的简约生活精彩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交汇融合,表现了超验主义思想,通过文学形象表达文学意象,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理念,探索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开发使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超前超强的思想境界。《瓦尔登湖》中的简约生活理念对现代物欲横流、节奏快速的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反观现在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金钱的占有挖掘,应该慢些脚步,放下追名逐利的脚步,等等那个迟到跟不上的灵魂,减少物质欲望,在防止“四风”的同时,拒绝浪费主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富足,倡导可持续性、可发展性、可再生性的一些方案,给子孙后代留点资源可挖,在选择环保产品、降低能源消耗、推崇公共交通和徒步出行等方面,更多的与自然接近,与文学亲近。
走进文学,亲近文学,就要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总之一句话,亲近文学就要从看似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抽出点多余的没用的应酬时间,坚持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学经典,品味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开阔自己的广袤视野,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