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 接地气 差异化 局限性
心理学有很多流派,作为业余爱好者,我学的时间也短,参加督导案例更少总共就三次,如果第一次参加家庭系统治疗督导我是门外汉看热闹的,那么这次就是让我复习的。开始前我是这样去预想的。真的督导时案例虽还是那么一个案例却让我见识到高手是怎么安排怎么见招拆招的。督导者的尊重、中立、引导让每个参与模拟的人和屏幕前的人都很舒服,我不想说他是大师,如果他是大师那么他怎么有道行都是应该的。李老师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民间村委会协调办工作人员,能看到每个人,语言也接地气,说的话还可让人受用,让人觉得他是不偏向谁的,能站在中立立场为几个当事人主持公道的,也没有给人压迫感。
事先我看了案例报告,如果让我报告我的着重点和受督者会有些不同,人不同看到的着重点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督导者第二次打断受督者讲话让大家谈感受后受督者给予反馈时,刘老师的反馈给我一种那七位老师问这问题了吗?不过我的这种疑问只是一闪而过,督导者却把差异化点了出来。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到的关注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同,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接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受督者讲的过程中睡着了。我很可惜,这一节课这么贵我怎么能睡着呢?
没等我懊恼,演练开始了,三位老师很真实地表达了作为当事人的想法及情绪,受督者的表现我觉得没那么急了。这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家排场,不过这里看的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的处理模式。后来督导者和三位来访者对话,协商目标,过程没有之前那种剑拔弩张的阵势,很快大家都平静下来了,最后确立一个三人都认可的目标。这里面我看到督导者贴着来访者的问题走,这是需要很高技巧的,能这么云淡风轻地走下来是需要很深功力的。两组对比让我看到咨询师的局限性,人多智慧广的优势,参加督导太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