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用鼓励和夸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的有自信心。
但你知道吗?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是有弊端的,孩子受到的夸奖,其实有的是有益的夸奖,有的夸奖却根本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先分享一个关于夸奖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的一个小故事。
小男孩航航今年5岁,上幼儿园大班。航航的妈妈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在父母的打压式教育下长大,从小就被父母否定,她深知这种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下定决心日后绝不走父母的老路,一定多夸奖孩子。
所以在当了妈妈之后,不管孩子做任何事情,航航妈妈都会一如既往夸赞孩子,比如航航随意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妈妈就说他很有艺术天分,以后一定能成为下一个毕加索,却从不借机培养孩子的艺术天分。
航航说话吐字不清,妈妈就说他自创的语言很有个性,也不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航航撕坏爸爸刚写好的稿子,踩坏奶奶种好的花,在墙上乱写乱画,不但没指出孩子身上的问题,反而还夸他有个性。
长此以往,航航只能听进去别人的夸奖,而听不得别人的一点点批评或反面意见,他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简直是完美无缺。
有时还把别人的善意提醒视为恶意攻击,很多小伙伴也开始逐步远离他,每当老师安排大家做游戏时,没有人愿意和他组队,没有人愿意给他做朋友。
其实,象航航妈妈出现的错误教育也较为普遍,平时除了“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几个短句外,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说,只能固定的几句话翻来覆去,刚开始说的时候可能能给孩子带来一些积极的心理作用,但是如果以年为单位,经常这么说,恐怕就适得其反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或者说那还要不要夸奖孩子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斯坦福大学做的一个实验。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首先,她让孩子们自己完成一系列的拼图游戏。然后把孩子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夸“你很聪明”,一组被夸“你很努力”。
实验结果表明,那些被夸“你很努力”的孩子们,有90%最后选择了更大难度的挑战。而那些被夸“你很聪明”的孩子,却选择了比较容易的任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德韦克解释道:“为了保护聪明的形象,孩子们不会冒险去做可能犯错的事情!”
这个结果表明一个道理:盲目的给孩子灌输他很聪明的概念,会让孩子误认为他就是最聪明的!
为了维护“聪明”的形象,他一旦见到别人比自己做的好,就不愿意去尝试其他的事情。因为只要自己不冒险,别人就永远不知道谁做的更好。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暂时地逃避并不能掩盖一切,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早晚会发现比自己更聪明、更优秀的人。
当他们发现了之后,内心世界就很容易全盘崩塌,接着否定自己,并且很难承认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事实,会深深的感受到失败感和挫败感,也很难从中走出来。
那我们怎么夸奖孩子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1.实事求是 并且及时夸奖孩子。
比如就是孩子在表现好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夸奖孩子,家长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孩子的哪些行为做的很好,是需要被夸奖的,让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受到了夸奖。
最好用描述性的语言,比如,宝贝,我看到你认真的收拾房间,把玩具也归位了,书也放在书架上,床上也很平整,把房间收拾得这么整洁,你真是太棒了,这时也可以说出你的感受:走进你的房间真是感到真舒服啊,再或者带着了好奇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呀?那孩子肯定也就很开心很自豪了。
这几种表达都是可以的,关键就是要把我们观察到孩子所做行为的事实告诉孩子,并及时对孩子进行夸奖,让孩子清晰自己是因什么受到夸奖,而不是简单的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能干等这种方式,孩子会觉得父母在敷衍他的劳动成果,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还有即时夸奖,会加深孩子变得更优秀的印象,对孩子会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2.夸奖天赋不如鼓励勤奋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孩子自觉学习或自觉看书这些行为时,我们可以多多夸孩子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是个努力上进的孩子,在孩子取得好的成绩时,我们也多夸他这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表扬他的进步,孩子以后面对失败时,也会认为自己如果再努力一点,也许下次就可以成功,就会用更多时间去找方法,花时间去下功夫。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认为成功是在自己可操控的范围内,不但不会打击自信心,反而更勇敢地面对困难。如果经常赞扬孩子天赋,在面对失败时,孩子会认为是自己天赋不够,不适合干这件事,失败的局面是无可挽回的,不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孩子会逐渐失去信心,变得胆小。
所以家长尽量去鼓励孩子的勤奋,而不是夸奖他们的天赋。
3.通过他人来夸赞孩子。
家长经常夸赞孩子,孩子会习以为常,但如果通过他人来夸赞孩子,孩子会受用很多。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今天老师给我说,你在学校听课非常认真,写作业也很积极哦,还主动帮助同学呢。那孩子听到是不是就很开心,那我想在学校的话就会更加的认真,因为老师夸奖他了。
另一种方式,家长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夸赞孩子,或者让别人当着孩子的面和自己夸赞孩子。无论是哪种方法,孩子听到别人的夸赞都会很有动力。比如:邻居看到孩子帮我提菜,邻居就说:你们家孩子好懂事哦,还帮妈妈提菜。我也就跟着说:是的,我们家宇航长大了,可以帮助妈妈好多忙呢,比如,在家里还会收拾垃圾,还会摘菜,还会晾晒衣服,会做的事情可多啦。孩子听后特别神气,还急着说,妈妈,我还会洗碗呢,我说,是的是的,我的宇航可能干了,才5岁都学了这么多本领了,相信我的宇航会越来越棒哦。
4、避免控制式的夸奖或指责
“妈妈最喜欢不挑食的孩子了”,“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要生气了”,这些都属于控制式夸奖,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想要得到夸奖,会下意识的迎合父母的需要。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由“我这样做妈妈会高兴”转变为“我喜欢这样做”,让孩子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不依靠外界的鼓励刺激去做一件事情,让孩子更有自己的想法。
还有就是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想着去批评孩子,应该发现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比如孩子在家中帮家长打扫卫生,但却不小心将水打翻了,这种情形,家长需要先表扬及肯定孩子好的一面,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因为孩子的初衷是好的,只是结果有些不尽如人意,那以家长就要做好引导,指出孩子好在哪里,需要注意的又点在哪里,那孩子就会比较清楚后面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做了。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家长提出的需要改进的点。
5、在夸奖孩子的同时还要表达出对孩子的感谢和信任。
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表扬,同时也可以表达感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价值的,对家庭是有帮助的。
比如:孩子在吃饭前主动把碗筷摆好,吃饭时妈妈就可以对孩子说:宝贝,是你帮大家把碗筷整齐的摆放在餐桌上,谢谢你给我们大家准备的碗筷,我们好开心呀,吃饭也特别香呢。
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也让孩子懂得了该如何关心、帮助他人。
这是对孩子表达感谢,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表达出对孩子的信任。就是家长要学会说一句简单的话---“我相信你”。比如:孩子放学回家高兴的说自己被同学选为体操班长了,这时妈妈除了夸奖和祝贺孩子以外,还可以再给孩子赋下能,比如:妈妈也看了你做操的视频,节奏到位,动作标准,妈妈对你做好一个体操班长非常有信心,相信你可以带领全班小朋友做得越来越好。
其实,夸奖孩子核心是要真诚和平等,让孩子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这件事你做的好,我为你感到高兴,即使做的不好,妈妈也是可以接纳你,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任何时候妈妈都会在身旁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