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姜婧姮,许庆林 化工学院通讯员 刘恩童
7月4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湘潭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湘潭县白石镇,深入了解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藕粉制作技艺与企业发展现状。开启一场融合非遗传承、食品安全调研与文化探寻的实践之旅,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上午,实践团聚焦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藕粉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在白石镇,成员们与技艺传承人深度交流,沉浸式解码古法藕粉制作的奥秘。知名藕粉企业家胡彬先生带领团队进入工厂,详细讲解现代化工艺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此后胡彬先生邀请成员们参观其居所与办公场所并现场演示藕粉的冲泡技艺,沸水倾泻而下,瞬间激起细密水花,随着手腕轻搅,藕香如轻烟般袅袅四溢,那晶莹藕糊缓缓拉出绵密 “银丝”,在光线下泛着温润光泽,引得人垂涎。这一幕,让成员们直观触摸非遗魅力,深刻领悟传统美食的文化价值。
下午,实践团兵分两路开展调研。一路成员把目光聚焦于乡村田野调研,敲响农户家门,聆听最质朴的乡土声音。实践团学子们分组深入乡村小院,围绕“食品安全认知情况”与“传统美食传承态势”两大方向,和村民展开交流并进行访谈。乡亲们耐心地回答着成员们的问题,与成员们友好交流。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真实声音,不仅帮助成员们了解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为助力传统美食传承提供现实依据,也让他们更加懂得了乡村居民的需求。
另一路成员走进齐白石故居,探寻艺术大师的成长轨迹。故居里,陈列的画稿、斑驳的印章,还有简朴的旧物陈设,静静诉说着大师 “从乡野泥土间启程,在丹青世界里深耕” 的艺术人生,以及始终纯粹的赤子之心。青年学子们放慢脚步,细细凝视,在一笔一划的墨韵、一器一物的痕迹里,接受文化的滋养。齐白石扎根生活、师法自然的创作精神,如同明灯,照亮了学子们理解艺术与乡土关联的思路,让大家对 “艺术源于生活” 有了更深感悟。
此次实践,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与民生调研有机融合,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感受到了白石镇传统藕粉的独特魅力,更强化了白石镇居民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科学认知。此次探访白石镇之旅,成员们既挖掘了白石镇特色文化底蕴,又聚焦食品安全民生热点,以青春行动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