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延伸体式的主要作用是练习前面的腿和髋部连接处的外旋能力并同时强化腹斜肌;这个体式还对膝关节的健康很有好处;另外它还能拉伸膝盖附近的内侧副韧带。严格来讲它不是个脊柱侧弯的体式,而是侧弯中的开髋体式。
三角式中,两只脚离得近,重心不稳,骨盆倾斜空间不足;脚离得远,双腿难以控制内收的力量;双腿之间距离可以参考略小于一条腿的长度,或两倍肩宽这两种概念,以自己的身体做尺子,才是适合自己的宽度。
在做三角式时,常用的说法是后侧脚尖横向打开,指向正侧边;但如果感到膝盖有压力,可以将后脚尖微微内扣。
骨盆倾斜时,脊柱保持垂直骨盆。骨盆作为在三角式中最重要的连接点,骨盆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你在体式中能保持多久。
那么骨盆要如何保持稳定?它需要我们双腿向上提供稳定的支撑。也就是说,我们在三角式中不是身体向下压的感觉,而是腿将身体向上撑起的感觉,需要启动我们的腿部力量,不要让腿松垮掉。
另一点就是在双腿的位置完成后,骨盆会有一个侧倾,这里需要记住,侧倾的是骨盆。从骨盆开始向上,我们的上半身是一体的,当骨盆向一侧倾斜时,上身会跟随着一起倾斜,保持两侧腰的等长。如果这样做手触不到地,也不要强行弯腰去触地,我们可以把手扶在瑜伽砖或者小板凳上,让骨盆和上半身保持成一条直线。
要注意前面的膝盖弯曲5度左右的样子,要主动收紧大腿前侧的四头肌带动膝盖骨上提
腹斜肌在三角式里承受着上半身的主要重量,所以不要用右手去承受太多的重量。即使是用瑜伽砖垫在手下也要注意不要把身体的重量都塌在下面的手上,要有意识激活身体躯干右侧的肌肉来抵抗万有引力。注意双肩打开远离耳朵。如果能够抓住大脚趾的话,可以感觉大脚趾向下踩紧手指,同时上身向上抬起这样从手臂上下两端创造出张力。
保持脚腕的稳定,用大脚趾和足弓内侧压向地面。标准的延伸三角式从侧面看身体应该是完全在一个平面上,人体的所有关节都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向前弯也没有向后靠。躯干正好在右腿的上方。如上图一样。
三角伸展式 Extended Triangle Pose Utthita’trikon’asana(乌踢踏-催阔那-阿萨那)
三角式由三个三角形组成。注意躯干的伸展。手臂的伸展。
体式要点:
1)双腿分开两倍肩宽,双脚用力向下扎根地面,大腿肌肉有力上提。双腿要有力,根基才能稳定。尤其是后面的腿。
2)脊柱向头顶的方向伸展,力要拉长。两侧腰拉长;
3)两手臂伸直且在一条直线上;
4)上方骨盆向后向上。下方的骨盆向前推。摆正骨盆;
5)臀部背部腕肘肩贴墙。背部稍向后靠,脸、胸、腹部在一个平面上。
注意:1. 做三角伸展式时,不要为了把体式做得完关而过分伸展两腿从而导致膝盖超伸。,
2. 大腿前后侧的力向上,让大腿的肌肉很好的包裹股骨,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如果觉得大腿很难受力可稍弯曲膝盖,把更多的力量放在肌肉上而非关节上。
降阶练习:
1. 靠墙做三角式:臀部、背部、手腕、手肘、肩膀往墙上靠。
2. 使用墙绳辅助练习:墙绳卡在外腹股沟,让躯干能够更好的伸展;后腿的脚外侧推住墙根;下侧的手下方垫砖。
3. 使用瑜伽椅辅助练习:下侧的手下方推住椅子。
好处:伸展整个身体、锻炼腿部、增强脊柱的柔韧性、舒缓背痛及颈部扭伤、使肩膀调整归位、打开胸腔、按摩和强健骨区域、强健脚踝、缓解经期不适。
禁忌:如果练习者容易头晕、恐高或有高血压,在最终体式中,眼睛向下看,不要转头向上。如有心脏病者需靠墙练习,不抬手臂向上,手扶髋。
三角伸展式主要涉及的肌肉:腿部肌群、腹斜肌、髂腰肌、腰方肌。颈部肌肉,肩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