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情绪对了,人生就顺了(值得收藏)

只要有生命,就会有烦恼,从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自主地流转。

所以我们才要讲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修就一颗如如不动心。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中有言:“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这便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人活着就是一个心态,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人生。

情绪对了,人生也就顺了。

放下,便得自在

得失心过重,就会生困境。因为过度追求得到什么,计较失去什么,就会钻进了“目的”的牛角尖里,被得失心蒙蔽了双眼,活得像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撞得个头破血流。

要破除这困境,庄子说“安时处顺”,曾国藩也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当情绪生起时,我们要立马觉察,知道自己有了何种情绪,然后做为一个旁观者来观察。

作为观察者,就会立刻把你和你的情绪分开了。

说到这,不得不又提起情绪稳定的强者,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遭贬谪无数。有人曾问他,该怎么形容自己的一生呢?

苏东坡说,要问我这一生的功业,就在黄州,惠州、儋州。

这三个州,都是被贬的苦寒之地,可是他并没有觉得有多苦,反而自得其乐,学会了耕田种地,还研究出了各种美食,留下了大量名垂青史的佳作。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的事情,过几年后再看,当真也不算个事儿。

什么都放不下的人,往往什么都拿不起。

只有先放下,才能后得到。你改变了内在,外在也会随之而变。

你的情绪稳定了,能量就开始回流了,好的风水就开始形成了。

管理好了自己的情绪,也就管理好了自己的人生。

接纳,便得幸福

宗萨仁波切大师说:你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敌人是自己,你会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用在改变别人,到最后发现自己一无所得。

庄子在《应帝王》中讲了一个故事:

列子陪同一位神通广大的巫师来见自己的老师壶子。没想到巫师一见壶子转身就跑,列子追之不及。

列子回来对老师说: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看不见,丧失了,抓不回来了,这三个阶段,正好讲述了一个人生道理。

人生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过去了便过去了,永不可能再回来了。不管怎么追,也是抓不回来的。

接纳人生的无常,允许一切发生,便是幸福的开始。

《庄子·养生主》中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意思是:顺应时间的变化,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悲伤和喜悦就不会扰乱心灵。

当我们与自己的情绪握手言和,全然的接纳,生活也就会向我们展现无限可能的美好。

《道德经》上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让情绪如水般从身上流过,不执着,不对抗,周身就会充满美好的能量,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祝愿亲爱的你,

你不必永远“开心”,但可以学会“不抗拒”;

你不必“永远顺遂”,但可以学会“顺势而为”;

你不必“没有情绪”,但可以学会觉知转念。

📌 关注我,一起读经典,悟人生,修内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