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摘抄八篇

好⽂章摘抄⼋篇


  导语:夜,张开⿊⾊的帷幔;⽉,洒下温柔的清辉。雾袅袅风微微。涌进⼼头的是潮⽔,溢出眼眶的是眼泪。以下是⼩编为⼤家分享的好⽂章摘抄⼋篇,欢迎借鉴!

        好⽂章摘抄(⼀)

        ⽉光如流⽔⼀般,静静地泻在这⼀⽚叶⼦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叶⼦和花仿佛在⽜乳中洗过⼀样;⼜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天上却有⼀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睡也别有风味的。⽉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处丛⽣的灌⽊,落下参差的斑驳的⿊影,峭楞楞如⿁⼀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远远近近,⾼⾼低低都是树,⽽杨柳最多。这些树将⼀⽚荷塘重重围住;只在⼩路⼀旁,漏着⼏段空隙,象是特为⽉光留下的。树⾊⼀例是阴阴的,乍看象⼀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带远⼭,只有些⼤意罢了。树缝⾥也漏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那⼀抹夏的斜阳,⽤其柔美的纤⼿轻叩窗扉,洒落下⼀地的⾦黄,将书房笼罩在淡淡的斜辉中。窗外,篁⽵斑驳,芭蕉⽆语,淡卷绿痕。



  好⽂章摘抄(⼆)


  在斜阳脉脉⾥抚琴追忆,是谁弹奏起思念的旋律?⼜是谁把相思画进斜阳⼏重?这如⽔的琴声,如⽔的眼眸,如⽔的⼼事,酝酿在这如⽔的⼣阳⾥,犹若⼭涧中涓涓的溪流,⼀路吟唱。静卧琴声⾥,往事潺潺,漂泊过⼼扉的⾓落。流转的⾳符,婉蜓缠绵,于⼼海岸边,驻⾜徘徊。


  思绪随着⾳乐⽽飘飞。曾⼏何时,你说我的琴声有些许的忧郁,我说你的歌声忧郁着我的⼼事;你说我的琴声让你感觉到⼣⾊的诗意,我说你的歌声让我感受到红霞的浪漫;你说你喜欢那些旋律忧郁的歌,我说我只会弹奏那些忧郁着的曲⼦……那时的琴⾳是如此的清越淡远、那时的晚霞是如此的绯红绚烂、那时的酒是如此的芳⾹⽽醇厚,⼀饮令⼈品味⽆穷,余味⼀⽣!



  好⽂章摘抄(三)


  从我居室的窗⼝望出去,可以看到⼀株⾼⾼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红点点,煞是迷⼈。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思,久⽽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的"邻居"为知⼰了。


  可是,有⼀个早晨,我推窗⽽望,蓦然发现昨夜的⼀场风⾬已将它剥蚀得⾯⽬全⾮。⽴时,⼀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头!我不由感慨系之:在⼈⽣道路上磕磕绊绊,⼏经周折,⼏度沧桑,⼜⼀次次地失落了许多⾄爱的朋友,⽣命不正如同这随风⽽逝的繁花么?!



  这件事过了些时⽇,也就渐渐地淡忘了。⼀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亮:⼀树⽕红的三⾓梅映⼊眼帘,它在⼣阳的背景下定格。意外的惊喜使我⼏乎不能⾃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命呢?


  是的,芙蓉的最后⼀叶花瓣凋落了,⼈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可是三⾓梅却成长了,那⽕焰般灿烂耀眼的红⾊向⼈们昭⽰着⽣命的更迭与延续。



  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曲交响乐呢?


  我久久地伫⽴窗前,深深感悟到:⽣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好⽂章摘抄(四)


  迷离的夜空,灰⿊⾊的天际悬着⼀轮⾦⾊的孤⾈,载着满仓的理想,驶向云层深处;凉风微微的



吹袭着⿊夜的素纱,掸掉岁⽉的风尘;融融的⽉光静静的流淌,冲断记忆的决堤;零星点点,柔柔的洒在树叶上,泛出浅浅的绿;如华的银⾊裹住⼀丝清凉,铺设⼀地的奢华。


  河畔的'柳枝轻轻的摇曳,拨弄着记忆的琴弦。尘封的岁⽉是⼀湾被搁浅的死⽔,静静的沉淀,再慢慢的发酵,冒出珍珠⼀样的泡沫,被虚⽆缥缈的未来击破。岁⽉的⽂字,总在⽇记本⾥静静的躺着,是为了记录过去的失意,还是为了宣泄往昔的情感?沧海变桑⽥的时候,⼜会有多少的落寞、惆怅在这⾥定格?



  记忆是挂在窗前的风铃,总会伴随岁⽉的风轻轻的摇曳,发出银铃般的声响。当你在羡慕她的清脆悦⽿时,却忘了她也在接受着岁⽉的考验。"雕栏⽟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记忆也会随着岁⽉的风慢慢的褪⾊,她也会在"灿烂中死去",却⽆法在"灰烬⾥重⽣".遇见了,忽视了,流⾛了,⼜懊悔了!每⽇都是在这种相互交错,却⼜永远平⾏的⽭盾的情感漂移不定。任岁⽉留下⼀串串泪痕,想要擦掉,却烙在了⼼⾥。"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只能是感叹,感叹,感叹!"空悲切,⽩了少年头"啊!



  默默的伫⽴在荒芜⼈迹的草地,望着深邃的苍穹,静静的思索。⽆数昨天的昨天悄然⽆息的在我的指尖流⾛,带着迷惘,带着哀伤,我⾛过了昨天,⾛过了四季,⽆数个春夏秋冬向我展现了她们永久不衰的⽣命⽓息。可我的⼼却象是滴落到冰箱的⽔滴,过度的寒冷让她冻成了冰,凝固了所有的回忆。


  岁⽉是⼀池春⽔,泛起过层层记忆的涟漪。也曾有过"⼤鹏⼀⽇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的激昂,"天⽣我才必有⽤,千⾦撒尽还复来"的豪迈;也曾有过"⽆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的感伤,"花⾃飘零⽔⾃流,⼀滴相思⼏时愁"的惆怅;也曾有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的困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挤沧海"的信念;更喜"明⽉松间照,清泉⽯上流"的韵致,"蝉噪林愈静,鸟鸣⼭更悠"的空灵……但⽆论怎样去感怀⾝世,去悲春伤秋,都只能象枯枝残花,终将凋落,化为尘⼟,掩埋与世……

  留恋过就好!


  好⽂章摘抄(五)


  ⼀次,⼀位教授对⼀个商⼈说:"上个星期,我的伞在伦敦⼀所教堂⾥被⼈拿⾛了。因为伞是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分珍惜,所以,我花了⼏把伞的价钱登报寻找,可还是没有找回来。"


  "您的⼴告是怎样写的?"商⼈问。"⼴告在这⼉。"教授⼀边说,⼀边从⼝袋⾥掏出⼀张从报上剪下来的纸⽚。


  商⼈接过来念道:"上星期⽇傍晚于教堂遗失⿊⾊绸伞⼀把,如有仁⼈君⼦拾得,烦请送到布罗德街10号,当以5英磅酬谢。"



  商⼈说:"我是常做⼴告的。登⼴告⼤有学问。您登的⼴告不⾏,找不到伞的。我给您再写⼀个⼴告。如果再找不到伞,我给您买⼀把新的赔您!"


  商⼈写的⼴告见报了。次⽇⼀早,教授打开屋门便⼤吃⼀惊。原来园⼦⾥已横七竖⼋地躺着六七把⾬伞。这些伞五颜六⾊,布的绸的,新的旧的,⼤的⼩的都有,都是从外⾯扔进来的。


  教授⾃⼰的那把⿊⾊绸伞也夹在⾥间。好⼏把伞还拴着字条,说是没留⼼拿错了,恳请失主勿将此事声张出去。教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商⼈,商⼈说:"这些⼈还是⽼实的。"



  你知道商⼈的⼴告是怎么写的吗?


  商⼈的⼴告是这样写的:


  "上星期⽇傍晚,有⼈曾见某君从教堂取⾛⾬伞⼀把,取伞者如不愿招惹⿇烦,还是将伞速速送回布罗德街10号为好。此君为谁,尽⼈皆知。"


  好⽂章摘抄(六)


  这是我从⼀则英⽂故事⾥读到的:


  ⼀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亲⽣⽓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时赚多少钱?"⼩孩哀求。"假如你⼀定要知道的话,我⼀⼩时赚20美⾦。"


  "喔"⼩孩低下了头,接着⼜说,"爸,可以借我10美⾦吗?"⽗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私。我每⽇长时间⾟苦⼯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孩⼦的游戏。"


  ⼩孩安静地回⾃⼰房并关上门。


  ⽗亲坐下来还⽣⽓。约⼀⼩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太凶了——或许孩⼦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也很少要过钱。


  ⽗亲⾛进⼩孩的房:"你睡了吗孩⼦?""爸,还没,我还醒着。"⼩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亲说,"我将今⽇的⽓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


  "爸,谢谢你。"⼩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亲⽣⽓地说。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个⼩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点回家——我想和你⼀起吃晚餐。"将这个故事与你所喜欢的⼈分享,但更重要的与你所爱的⼈分享这价值20美⾦的时间——这只是提醒⾟苦⼯作的各位,咱们不应该不花⼀点时间来陪那些在乎咱们,关⼼咱们的⼈⽽让时间从⼿指间溜⾛。



  好⽂章摘抄(七)


  有⼀回,⼀位⽼⼈对我讲了⼀个他⾃⼰的故事:


  我年轻时⾃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彩",就利⽤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的⼈们中找⼀个主⼈公,我相信在那⼉可以找到这种⼈。


  ⼀点不差,有⼀⽇我找到了这么个地⽅,那⼉是⼀个荒凉破落的庄园,最令⼈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散混⽇⼦的味⼉也找到了—⼀个满脸胡须的⽼⼈,穿着⼀件褐⾊的⼯作服,坐在⼀把椅⼦上为⼀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后是⼀间没有油漆的⼩⽊棚。



  我转⾝回家,恨不得⽴刻就坐在打字机前。⽽当我绕过⽊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从另⼀个⾓度朝⽼⼈望了⼀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边看过去,我发现⽼⼈椅边靠着⼀副残疾⼈的拐杖,有⼀条裤煺空荡荡地直垂到地⾯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的⼈物,⼀下⼦成了⼀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个只见过⼀⾯或聊上⼏句的⼈,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看了⼀眼。

  好⽂章摘抄(⼋)


  我刚嫁到这个农场时,那块⽯头就在屋⼦拐⾓。⽯头样⼦挺难看,直径约有⼀英尺,凸出两三英⼨。


  ⼀次我全速开着割草机撞在那⽯头上,碰坏了⼑刃。我对丈夫说:"咱们把它挖出来⾏不⾏?""不⾏,那块⽯头早就埋在那⼉了。"我公公也说:"听说底下埋得深着哪。⾃从内战后你婆婆家就住在这⾥,谁也没能把它给弄出来。"


  就这样,⽯头留了下来。



  我的孩⼦出⽣了,长⼤了,独⽴了。我公公去世了,后来,我丈夫也去世了。


  现在我审视这院⼦,发现院⾓那⼉怎么也不顺眼,就因为那块⽯头,护着⼀堆杂草,象是绿草地上的⼀块疮疤。


  我拿出铁锹,振奋精神,打算哪怕⼲上⼀⽇,也要把⽯头挖出来。谁知我刚伸⼿那⽯头就起出来了,不过埋得⼀尺深,下⾯⽐上⾯也就宽出去六⼨左右。我⽤撬棍把它撬松,然后搬到⼿推车上。这使我惊愕不已,那⽯头屹⽴在地上时间之长超过⼈们的记忆,每⼈都坚信前辈⼈曾试图挪动它,但都⽆可奈何。仅因为这⽯头貌似体⼤基深。⼈们就觉得它不可动摇。


  那⽯头给了我启迪,我反倒不忍把它扔掉。我将它放在院中的醒⽬处,并在周围种了⼀圈长春花。在我这⽚⼩风景地中,它提醒⼈们:阻碍咱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咱们⼼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92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82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9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2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4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0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6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0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7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60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47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